日前,某地发布相关文件提出,将建立科学、多元的发现和培育机制,对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进行个性化培养。每年组织1000名中学生参加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通过实施英才计划、打造少年科学院、青少年科学俱乐部等方式,探索科技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如何对拔尖苗子、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进行个性化培养,实施“英才教育”,是近年来学界内外都颇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尤其是在“双减”落地的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招生中任何形式的测试和特长生招生都被禁止,中高考的奖励性质加分也被取消。有人由此忧虑,这是否将影响“英才”培养,埋没那些有潜质、有特长的学生。
不过,相比“英才施教”——对有潜质、特长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倡导个性化教育与多元教育,似乎才是回应这一社会议题更适宜的姿态。
对有潜质、特长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哪些学生可以算是“有潜质、特长”?如何发现和鉴别学生的潜质与特长?如果考虑到现实中不少家长为了挖掘潜质特长而引发“奥数热”“竞赛热”,那么就不难预测,采取专门方式对有潜质、特长的孩子进行个性化培养这条路,难以行通。若如前述方案中所言,“组织1000名中学生参加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那么有不小的概率会出现家长按科学营的选拔条件之“需”“打造”孩子的问题,这肯定不符开展科学营的政策初衷。
培养学生的个性、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更应该将其融合到学校整体教育之中。前述方案提出,“引导变革教学方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笔者认为这一点极为重要。换言之,学校自主办学、开展个性化教育,对有潜质的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或将不足以成为一个问题。
毋庸讳言,我国学校教育存在“千校一面、千生一面”的问题,对于特长生的培养,之前多采取打造专门培养渠道的方式。围绕这一特殊通道,确也出现了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弄虚作假,甚至伤害学生兴趣及特长发展等问题。近年来,多地推进中高考改革,要求初中、高中学校必须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但综合素质评价也遭遇评价会不会“千生一面”“缺乏区分度”的质疑,也即除了学业分数上有差异,其他都大同小异。
要培养学生的个性与特色,需要学校有办学的个性、特色,而这又要求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推进基本公共教育资源均等化,不是基本公共教育办学平庸化。义务教育均衡是所有学校办学条件保障的均衡,在所有学校办学条件相当的基础上,通过落实和扩大学校的自主权,促进学校个性化教育,以此关注每个学生的不同受教育需求。
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文件明确提出,要保证教育教学自主权,鼓励支持学校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尊重和保障学生在学习中自主进行选择、参与、表达、思考和实践。这是推行因材施教的关键所在。在因材施教的教育环境中,所有孩子的个性、兴趣发展都会得到关注,不仅有科学兴趣的孩子会得到个性化培养,有艺术、体育兴趣的孩子也会得到个性化培养。更重要的是,学校会给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发展兴趣、认识自己的兴趣,根据兴趣规划学习发展和人生成长。
当前正在推进的“双减”政策,对学校教育提出“提质增效”的要求。学校教育“提质增效”,不是延长学生在学校中的时间,而是要向个性化培养要效率。推进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要把教师从繁重的非教学事务中解放出来,投入精力开展教学研究、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在学校内要大力建设各类学生社团、俱乐部,将其打造为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平台。基于这样的教育环境,学生即便选择校外的科学营、俱乐部、学科竞赛,相信也多是由发展自身兴趣所驱动,而不是紧盯着功利的目标。
文/熊丙奇
图源/新华社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