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赠公司股份当股东?小伙做挂名法人被判补缴90万元出资额
澎湃新闻 2022-02-09 13:00

95后小李稀里糊涂当上了公司的“挂名法人”,还得到了老板赠送的0.5%公司股份,以为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却不想为此背上巨额债务。

2月8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宁波市宁海县法院获悉,因小李担任法人的公司破产,法院日前判决小李需按所持股份立即缴足出资额90万元。

这家传媒公司破产前是做短视频发布的,小李2020年应聘进公司后,常听老板老王说起未来发展的宏图。当年5月,老王郑重其事地找到小李,表示自己因个人债务问题上了法院的失信黑名单,为了公司能顺利发展,希望由小李担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此还赠送小李0.5%的股份。

小李一听,自己不用出钱,仅仅是挂个名而已,还能拿到公司股份,这不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吗?没有多考虑,便一口答应下来。不出几个月,老王因涉嫌合同诈骗被宁波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公司也因资金问题停止经营,向宁海法院申请破产。

2021年5月,宁海县法院受理该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进入破产程序后,管理人发现该公司的工商登记信息显示注册资本高达1.8亿元,其中老王认缴出资额为1.7亿余元,占注册资本的99%,小李和另一名股东小赵各认缴出资额90万元,应当在2040年12月31日前足额缴纳,不过三名股东并未履行出资义务。2021年9月,管理人代表公司向三名股东提起追收未缴出资诉讼。

小李接到法官的电话后很委屈,说自己明明只是个挂名股东,股份也是老王送的,老王才是公司的实际负责人。

法院认为,按照法律规定,股东身份被公司章程确定后,在相关部门登记备案了,那么该股东就有责任履行出资义务。人民法院在受理破产清算后,债务人的出资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管理人应当要求该出资人缴纳所认缴的出资,而不受出资期限的限制。

日前,宁海法院已判决老王、小李等三股东补缴出资额。

“小李虽抗辩自己并非公司实际负责人和实际股东,但其作为公司章程确定并登记备案的股东,无法逃脱履行出资的义务,如果他和老王之间有代持股的协议,可以在对公司履行完出资义务后向老王追偿。”该案办案法官表示。

编辑/孙政洁

相关阅读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司登记管理实施办法》今年2月10日正式实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1
餐馆合伙人在外地仅靠电话沟通 “执破融合”让他成功追回5万元欠款
武汉晚报 2024-07-17
清理“僵尸公司”、明确存量公司出资期限 新修订的《公司法》有这些亮点
央视新闻 2024-07-01
股权由他人代持 能否行使股东知情权
法治日报 2024-03-24
规范公司出资 优化市场环境
经济日报 2024-02-08
不用出资就当公司股东,还拿到1万元报酬?男子背30万债务成“老赖”
成都商报 2024-01-15
涉股东出资补充赔偿责任案件逐年增长 北京三中院首创股东履行出资义务证明机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9
股东的自我修养!北京西城法院解读股东如何恰当履行出资义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