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如何更好发挥育人功能?“双减”政策下,“减”了之后“加”什么?
北京亦庄官方发布 2022-01-14 14:36

“双减”政策下,虽然孩子课业负担减轻了,但是中高考压力还在。作为学校和教师需要思考,在“减”了之后“加”什么?如何“加”?

教育家钟秉林提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并不代表没有负担,课后练习包括重复性训练与实践性活动等都是检验知识理解与运用的重要手段。因此,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要深入研究“减”什么,多样化探索如何“减”,关键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变革教育教学方式,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同时也要明确,落实课程标准,实施课程方案,深化课程改革,保障学校教育的基本学业标准不降低,是落实“双减”工作的基础。否则,盲目减负则会以降低学生学业质量为代价,与改革的目标也不相符。

关于课堂教学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非常明确,将深化教学改革,提出了四方面的要求:第一,坚持素养导向。不只是关注知识点,而是关注素养。知识点目标是阶段性目标,是小步子、小阶段。第二,素养目标不是靠上一节课,也不是靠听就能听出来的,要强化学科实践。第三,推进综合学习。加强学科内知识整合,推进跨学科学习,建设综合课程。第四,落实因材施教、因人导学。

从教的角度,新教学如何实施?第一,老师设计课程的时候要坚持素养导向。第二,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内容、换教材,还要更新授课方式。

从学的角度,学生如何适应?例如教师编制学历案,学生以学历案为载体进行学习。学历案就像一幅认知地图,拥有明确的目标和达成目标的学习路径,完整地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也是一个互动载体,是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文本。同时学历案也是监测依据,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业的掌握情况。

从评的角度,新教学如何落实?有目标一定要有评价,实行等级评价,把评价任务嵌入后续的学习过程,做到教学评一致。

关于作业设计

作业何以成为负担?首要问题是学生对作业兴趣的缺失。所以,解决作业问题需要去思考作业在学习链条中的价值,进而将作业与备课、课堂教学等有效融合,整体推进课程变革,而不是单纯地规定作业量、作业内容和作业形式。就作业本身而言,是一项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教育活动,当作业能实现与学科之间、学科与生活之间、学科与自然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元对话,作业问题可能就解决了。对此,我们学校副校长纪成涛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二要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作业。我们要敏锐地找到每个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根据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作业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三要设计具有完整情境性的作业。情境具有教育性和真实性,作业的情境应该具有完整的感染力。所以,设计作业内容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发生联系,与其他学科之间也发生联系。四要设计具有综合性的作业。五要设计具有实践性的作业。六要开展促成有效对话的作业展示与评价活动。

总之,解决作业问题要回归学习的本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学生对作业产生浓厚兴趣,作业自然不再是“负担”了。

关于课后服务

关于“双减”以后的课后服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如能否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课后服务的效果如何检测?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根据不同班级采取灵活的策略。例如整体规划课程,丰富课后服务内涵。课后服务不同于简单的托管,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要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根据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整体规划、系统设计课后服务内容。

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布置分层作业。学校不仅要结合办学特色,统筹开展课业辅导、体育锻炼、综合素质拓展等丰富多彩的课后育人服务,也应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答疑解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上升空间。了解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需求,同时也了解不参加课后服务学生的学情,做到有的放矢。

打破学校围墙,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走出校园”的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

另外,通过征集教师建议,了解教师需求,适当调整教师工作节奏和时间安排。

文/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 高瑶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双减”两年,83.3%受访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生活满意
中国青年报 2023-09-14
“双减”后,如何回应家长这些新期待
光明日报 2022-12-30
“双减”成效如何?教育部:校外培训价格平均降4成以上
中新经纬 2022-09-09
“双减”政策实施一年:教育回归学校主阵地
新华社 2022-07-29
双减”,从“减量改革”走向“结构调整”
光明日报 2022-05-03
燕丹学校校长王涵:“双减”要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21
“双减”背景下教研应于何处发力
中国教育报 2022-02-26
“双减”后如何保障学生学习效果和质量?教育部回应
澎湃新闻 2022-02-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