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即将迎来倒计时100天。北京也将成为世界上首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中国第一次举办冬奥会,用好各类优秀人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北京冬奥会筹办和人才工作,他强调:要开拓选人用人视野,遴选优秀人才参与北京冬奥会筹办,加快培养一支专业化、国际化的人才队伍。如何发挥人才在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中第一资源的作用?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位于北京西北部的小海陀山,这里的高山滑雪赛道是世界上难度最大的赛道之一。负责这里场地维护和赛道作业的是一支平均年龄30岁左右的年轻队伍。今年2月,这里举办了北京冬奥会的测试活动,而这场测试活动相当于一次全要素赛时演练。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山地运行团队,是北京冬奥会竞赛场馆群中尤为特别的保障队伍。队员们个个堪称“雪上飞虎”,很多人曾是参加国内、国际顶级赛事的滑雪运动员。因为热爱滑雪,期待冬奥,他们选择置身“舞台”幕后。
一场高山滑雪测试赛,就需要包括裁判员、场地维护、赛事保障等大大小小几十个团队、近千人参与其中,可以想见,整个冬奥会期间,背后运作的专业人员体系是何其庞大。而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就在北京冬奥会申办前夕,我国在雪上项目人才领域基本还是一块空白。一直参与高山滑雪中心和雪车雪橇中心建设筹备的罗进,回想起雪上项目人才短缺的过去,他感受颇深。
北控京奥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罗进:高山滑雪项目,比方说在雪道坡度最大的地方可能71%的坡度,在压雪机上雪的时候,其实在国内没有几个人能够开那样的压雪机上到那个坡的地方进行工作。
与芬兰、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冰雪运动起步晚、底子薄,参与度和普及度偏低。在北京冬奥会申办之前,我国冬奥项目的相关人才存在缺口,主要缺乏专业的办赛人员和国际级裁判。
为了补齐人才短板,从2016年开始有关人才建设的措施相继出台,到2018年5月《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人才行动计划》发布,冬奥组委先后出台了专家选聘、人才招聘、干部选调、实习生选拔、国内技术官员培养、筹办人员教育培训等86项政策,形成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和使用制度体系,确保各项工作符合国际惯例、契合办赛实际。
北京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部长闫成:要办好奥运盛会,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我们自己,要靠我国自主培养的办赛人才,所以北京冬奥组委注重发挥体制优势,全方位培养和用好国内专业人才,其中既包括国内技术官员,也包括制冰浇冰造雪压雪等赛道的专业作业人员。
要打造冬奥专业人才,最主要的还是要靠我国自主培养。在冬奥赛场上,裁判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自然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冬奥会延庆赛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相约北京”雪车和钢架雪车国际训练周正在进行。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季成,他是这次训练周钢架雪车项目裁判长助理。
季成是北京体育大学冬奥培训学院的一名教师,2018年北京冬奥组委和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在学校组织了国内首次钢架雪车的国内技术官员和国家级裁判员的培训班,因为喜欢冰雪运动,想圆梦冬奥,季成第一时间报了名。经过理论培训和一系列赛事的实训、实战,季成成为了我国自主培养,经过IBSF国际雪车联合会认证的国际级裁判之一。
雪车、钢架雪车项目国际级裁判、北京体育大学教师季成:作为国际级裁判,从北京冬奥会首个雪季开始,北京冬奥组委就组织核心NTO(国内技术官员)参与到赛事的实训里面,我们跟随世界杯、世锦赛等赛事,前往到国外的赛道上,在德国、拉脱维亚等国进行顶岗实习,学习国外先进的办赛经验。
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和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我们几乎见不到中国裁判的身影。而季成执裁的钢架雪车项目,别说是裁判员,连运动员都很少。经过5年的发展,我国的雪车雪橇项目不仅提高了竞赛水平,同时也成为该项目拥有国际裁判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为自主培养冬奥人才所作的努力,取得显著成效。5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等单位支持下,冬奥组委面向全国遴选和培养冬季项目国内技术官员,先后举办了40多个培训班,累计培养了4300多名赛道执裁人员。北京冬奥会上,中国裁判的身影将出现在很多赛事当中。
冬奥会需要培养的专业人才涉及方方面面,有些可以自主培养,有些则需要行家指点。顶尖的冰雪赛事对场地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要求标准极高,但怎样是标准?如何达到标准?这样的专业经验和技能只能通过多次参与国际顶尖赛事来积累,短时间内很难培养。打造一流的办赛队伍,这就需要把国外高手请进来,带着操练。
闫成说:“针对我国缺乏高水平办赛人才的实际问题,组委会成立之初就建立了特聘专家制度,一共分14批,选聘了40位外国专家参与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工作。”
这40位外国专家分别来自18个国家,他们在北京冬奥会的场馆建设、赛道设计、竞赛组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自俄罗斯的尼古拉·贝拉克林肯就是我国选聘的40位外国专家之一,他参加过三届冬奥会,在高山滑雪竞速项目的造雪压雪和山地运行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是这一领域的国际顶尖人才。
为了保证比赛选手最高时速能达到每小时130至140公里的滑行速度,国际雪联对雪道硬度有严格要求,因此,造雪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根据比赛要求,雪道表面必须保持结晶状态,近似于冰面,这种雪被称为冰状雪。冰状雪可减小雪板和雪道之间的摩擦力,使得雪道不易被破坏。在运动员高速转弯的情况下还能保证雪道表面平整光滑,让选手不论第几个出场,雪道的状态都是一样的相对完美,因此尼古拉的工作对于确保比赛的公平性至关重要。
尼古拉·贝拉克林肯和这些选聘的外国专家,不仅在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工作期间,也与我国团队密切合作,以自己的经验帮助培训了大量国内相关专业人才,这对我国冬奥运动项目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服务冬季运动赛事,冰雪运动技能是基础,北京冬奥会需要大量赛场工作人员,他们中大部分人必须穿着滑雪板工作,可这无法通过短期培训完成,所以冬奥组委把目光投向了社会,从民间招募“业余滑雪高手”。
冬奥组委的招募信息一发出,就得到了积极响应,来自各行各业的滑雪高手们汇集到一起。经过3年的培训,有340人入选北京冬奥会的高山滑雪战队。来自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博士刘世伟就是战队中的一员。
刘世伟说:“我很喜欢滑雪,我们国家在高山滑雪项目缺少专业的雪道作业人才,滑雪战队成立初衷是从民间选拔出一批具有扎实滑雪技术,同时也有奉献冬奥热情的人,然后通过不断培训与训练,让我们熟悉赛道作业,熟悉竞赛组织,最终将我们带上赛场,组织和举办冬奥会。”
今年2月份的高山滑雪项目测试活动中,刘世伟担任旗门设置助理。从一名滑雪爱好者,成长为北京冬奥会的技术官员,说起这些年中国冬奥人才的发展,既是亲历者也是参与者的刘世伟十分自豪。
“一起向未来”是北京冬奥会的主题口号。在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这个声音是汇聚、是共享、是未来。在北京冬奥会人才的引进、开发、管理、使用、激励等各个方面,我们都能体会到“一起向未来”汇聚起来的力量。全球视野集聚英才,自力更生培育人才。为了能够成功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盛会,大家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携手前行,甚至从零起步,不断突破。这样一支涉及各个领域的人才队伍,是北京冬奥会的幕后英雄。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