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财经记者宋湘波流浪街头”引发热议。近日,短视频博主陈某在社交平台上传了一段视频,视频显示,一位中年男子席地而坐,称其已流浪了一年多,“享受这种自由。”
视频中的男子名叫宋湘波,毕业于重庆工商大学,曾供职于重庆时报、重庆商报等媒体。视频中,宋湘波称,“中国富豪榜上前100位,我至少采访过20位。”目前靠捡瓶子等维生。视频一出,众生哗然。有人认为“炒作”,有人认为“不实”,还有人认为,宋湘波选择忠于内心的生活方式,值得钦佩。
时任重庆时报某部门领导的孟某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宋湘波确系该报前员工,“文笔很好”。
10月20日,宋湘波在成都与红星新闻见面,他身穿黑色外套,背着背包,就像一个来旅行的普通青年,已无视频中流浪的样子。宋湘波称,流浪是他的主动选择,并非生活所迫。但在视频引发热议后,为顾及家人感受,他决定以后不再流浪。
为何流浪:是主动选择
红星新闻:你曾任重庆时报、重庆商报记者,走上流浪这条道路,是自己主动的选择,还是因为某些原因不得已而为之?
宋湘波:严格意义上说,我有两次流浪经历。一是2012年我离开商报之后,在广州流浪。只不过那时没有流落街头,2012年至2016年这4年,我在广州做了几十种工作,什么样的工作都去做,所以我认为那叫“职业流浪”。
第二次是2019年之后,以流落街头这样的方式流浪。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今天早上我看到一段话,很有意思:“你在凝视城市的同时,城市也在凝视你。”我觉得任何一个灵魂都是值得被关注的,任何一种职业都有它的故事。在我的眼里,记者也罢,我后来做总经理也罢,我并不觉得会比流水线工人有更丰富的故事。所以我当初去职业的流浪,最主要是想感受每一个职业的故事,是我主动选择的。
最重要的,我跟别人不同的是,很多人可能就是去观察、访问一下环卫工怎么样,但可能不会去做环卫工。但我觉得访问是不够的,我既然要知道这个生活状态,我就得去做一下,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每个工作都做得很短,但是做了很多工作的原因。
红星新闻:放弃记者职业,放弃的不仅是薪水,也包括相应的社会脉络、社会评价和福利保障等,犹豫过吗?
宋湘波:这根本就没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我根本不在乎这些东西,我一直不在乎别人对我的评价。我想80%以上的人都觉得流浪是一个失败的标志,而且好像也对社会没什么贡献,不应该流浪,其实我不这么认为。我们想象力太贫乏了,把流浪这个词定义得太狭窄了。我理解的流浪不是大家理解的流浪街头,应该是三层意思,第一是四处漂泊,第二个是无拘无束,第三是浪迹天涯。
回应质疑:并非虚假炒作
红星新闻:怎么看待网友质疑的“炒作”?
宋湘波:我没有查字典。在我的理解中,炒作应该分为恶意炒作或者虚假炒作、正常炒作,正常炒作也许算是一个中性词。我以前做新闻的原则是真实,但对同一件事读者会有不同的反应,有人认为这事是个正能量的,有人认为是负能量的,有人认为就是炒作。你没办法去说服所以世人,我不想去说服、争辩,我只能说自己以前在做新闻报道的时候,每一个细节都是真实的。
红星新闻:拍摄你走红的视频的陈某,最初怎么找到你的?
宋湘波:他其实找了我很久,因为他本身就在不停地寻找流浪者,他的目的其实是想把这些人带回正轨。他可能给他们钱,但我不会为了物质的救济就怎么样。
他在采访我之前的5天就来找过我,还找请我喝了一瓶酒,人家请喝一瓶啤酒也不是多大事。当初我还不是很想跟他交朋友,因为我就觉得他好像是来炫富的,懒得理他。他说你是记者,我想请教你传媒的东西,我就给他聊了一些。后来我看了他的自媒体号,都是拍流浪汉的,我就觉得他还是有一个公益的心,这价值观我是认同的。他在我广场陪着我睡了三天,我被他的诚意感动。
同时,我想在流浪两年之后去写书,但能不能发表我不知道。他说,现在你写书可能没多少人看。我也动摇了,就想那先分享一下这段经历。
但是我没有想到影响会那么大,让我母亲知道了这事。因为我母亲是不会看手机的,绝对不会刷抖音,所以我觉得母亲应该不会知道这些事。
红星新闻:外界的质疑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影响吗?
宋湘波:不会。
红星新闻:但你曾说,被很多人关注后,两天没睡好。
宋湘波:是有这个情况。大概这件事被曝出来的第二天,好像有一亿多的播放量,这也就意味着可能全国有一亿多以上的人都看过。我是农村的,我村里的人,全部知道了。我妈这样不玩手机的人也知道了我在流浪。包括小学、中学、大学同学,我过去的很多单位(同事),都知道我在流浪,这给了我很大压力。照理来说,我是一个不太在乎外界看法的人,但是我很在乎我妈的感受。
红星新闻:你的视频火了后,为什么决定结束流浪?
宋湘波:最大的一个原因是,我妈知道了。视频发布后不久,我妈给我打电话,她也说不太清楚,因为她都不知道什么叫抖音,她就觉得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因为村里人都在传,我出事了,让我回去一下。
我回去见了我妈。她哭着跟我说,你骗我,说这两年你在工作,结果你在睡街头。我妈感到很失望,替我难过,觉得我可能是太辛苦,我也哭了。所以我觉得这事不能做了,就这样一个原因。
走红代价:无法再随心所欲
红星新闻:视频火了后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
宋湘波:这是我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改变,可能是以前没有被太多的关注,我本来就是一个世俗中的普通人,想怎么随意地活就怎么活;现在有时候我在街上、坐地铁、坐高铁......可能会被很多人关注,我就会尽量约束自己的一些行为,这会让我变得没那么随性和自由了。这是最大的一个改变。
红星新闻:你更喜欢流浪时的状态,还是以前当记者时的状态?
宋湘波:我说过一句话:一个故事完了,就应该去开始下一个故事。我尊重每一个故事。可能现在还过得更好一点,自由嘛,也有一定的收入来源。我又不是非得要爬上什么主任、副总编的人,我没这些想法。
红星新闻:你对自由的定义是什么?
宋湘波:这要看你是在什么一个语境上说自由。我以前做财经记者的时候,见过很多有钱人。也有那么几个亿万富豪要带我到他家里吃饭,去看他的别墅什么的,他的财务肯定自由了,他也觉得他自由了,但我并不认为他自由了。因为他的心灵只是沉醉在财富给他带来的这种自由。
比如我和他一块儿吃饭,他就会说,宋湘波,你这么牛啊,你现在跟我吃饭,你说话比我还大声,我可以说你现在身上可能100元都没有。我家产怎么也得几个亿,你怎么这样子?我就跟他说,我们在讲思想的东西,你却要用来金钱来衡量。你觉得这么高人一等,那行,我们现在谈文学的话题,你谈不谈得上来?
他没有享受艺术,比如看一场好的电影、看一本文学书,在我的眼里这不是自由。我的理解,更多的是心灵的自由。只是如果我有了家庭,我得让这个家庭有一定的财务自由,不能小孩上学没钱、老婆生病没钱,那肯定是不行的。
红星新闻:但你现在的“自由”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你的代价是?
宋湘波:如果我现在有家庭,就会有开支,那就需要更多的钱。像结婚后,有小孩,我可能也会在一个岗位上努力往上爬、多挣点钱,因为要养家。但我现在不需要养家,我就够用了。
有些人说有500万元了,就是财富自由,但我不是这样理解的。对我来说,可能目前这个状态50万元就能财务自由,如果我成了家可能要500万元,如果我开了公司,要养公司的人,可能一个亿都没实现财务自由。财务自由取决于你要用多少、收入多少,这么一个对比。所以如果我不是现在这个状态,我肯定还得回去努力工作。
红星新闻:会担心有一天被大家遗忘吗?
宋湘波:这没有关系,我本身也不需要别人把我记住。我曾经在文章里写过,我只是一道烟火。你看了这场烟火就可以了,烟火总有一天会过去。
红星新闻:你在短视频中走火,目前没有新的工作,未来是否会从事与短视频直播相关的工作?还是会选择其他生活方式?
宋湘波:如果有人愿意我留下,我就留下了。如果真的没有一个人愿意,留下来干嘛呢?
红星新闻:会再次开始流浪的生活方式吗?
宋湘波:不会流浪的,我的流浪已经结束了,这个故事已经到此为止了。
编辑/孙政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