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闻》直播中首次增加手语播报 手语主播的“烧脑”半小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3-21 14:41

无障碍环境是城市文明标志之一,也最能体现城市温度。2021年是《北京市进一步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2019—2021年行动方案》全面提升的重要阶段,北京将在2021年12月底前重点解决无障碍设施不规范、不到位、不系统的问题,推进无障碍设施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显著提升全市无障碍环境的规范性、适用性、系统性水平。其中,为了关爱听障人士,3月1日起,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新闻》栏目首次增设手语播报。这份看似仅仅是在电视屏幕下开一扇“小窗”的新举措,不仅对国内新闻时政直播类栏目具有标杆意义,在听障人士心中也激起非同寻常的涟漪。

1616308864358372.jpg

《北京新闻》这次增设手语播报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国内目前唯一一档实现此功能的新闻直播类栏目,其重要意义和难度都包含在“直播”里。对于听障人士来说,过往他们从电视获得新闻的渠道通常是配有字幕的录播节目,如今可以第一时间同步获得重要新闻的发布;对于电视工作者来说,直播类时政新闻节目配手语,国内几乎没有参考先例,技术上难度很大。

1616308823651272_s.jpg

据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心副主任王毅介绍,这次增加手语播报,共进行了四天的试镜,难度不小,光是屏幕上给手语主播的开窗大小就是个棘手问题。“虽然像疫情发布会等场合都有手语播报,但毕竟发布会现场画面背景和人员简单、有效画面少,手语窗口可以开得大一些。而在《北京新闻》中,如果手语窗口过大,会遮挡新闻的有效画面;太小,听障观众又会看不清手语。为此,我们进行了反复试验和确认。”

几位手语主播的诞生则仰仗多年来与市属各特殊学校合作的基础,北京电视台从1994年就开播了一档录播的《新闻手语》节目并坚持至今,为听障残疾人士提供新闻资讯,还有权威的发布报道等。

《北京新闻》首批手语主播中,宋雯是来自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从事《新闻手语》节目翻译二十多年,承担过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手语主播、全国两会全程手语翻译、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手语翻译、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新闻及赛事翻译;俞晓甦是北京启喑实验学校的教师,从事北京电视台手语翻译工作14年,2005年至今承担由中国残联主办的中国残疾人文艺汇演颁奖典礼手语主持,2005年至2018年担任历届北京市残疾人代表大会手语翻译,2015年至今参与修订最新版中国通用手语教材,及中国手语研究,并取得相关证书;李华婷在北京启喑实验学校工作,从事特教工作34年,兼任北京电视台新闻手语手语主持25年,担任北京疫情发布会翻译,承担过北京2008年奥运会及残奥会北京电视台直播手语翻译任务;王茜娜也是2018年5月至今在北京电视台新闻手语节目中担任手语主持人,2018年3月平昌残奥会期间,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翻译体育新闻,2019年8月在中央电视台翻译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新冠疫情期间担任北京市政府疫情新闻发布会手语翻译……

然而,即便是这些国内最有经验的一线手语主播,在《北京新闻》全程直播的高强度模式下,刚开始也是感觉难度太大,非常不适应。开播不到三周,宋雯共参与了两次直播,她的感受是,“这半个小时,太烧脑了”。

《北京新闻》的直播模式,使得手语主播每次出镜前仅有一小时左右时间来大致浏览内容,坐到镜头前基本相当于同声传译。《北京新闻》有大量时政新闻,语速快、虚词多、缩略语多、句式复杂,比如“京津冀”、“官僚主义”、“同舟共济”,新闻主播可能不到1秒就说完一个词,但手语要按规范的分解动作才能把意思传达出来,势必造成传译滞后,这就对手语翻译的业务水平提出极高要求:直播中必须大脑高速运转,尽量抓住核心内容减少信息缺失,同时又要把时政新闻特殊语境的表述用听障人士看得懂的手语传达出来。

微信图片_20210321145207.jpg

微信图片_20210321145220.jpg

例如今年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用手语“演唱”国歌的视频成了“热搜”,宋雯研究发现,“万众一心”这句歌词,邰丽华就用了艺术化演绎的手势。宋雯还解释说,听障人士习惯使用的手语打法中,有许多是倒装语序,比如“脱贫”这个词就要先打“贫”,再打“脱”,按照口语直译就会造成理解错误;另外,如果大量采用拼音手势替代的翻译方法,听障人士就不喜欢看了。宋雯还希望未来的手语播报能更平实自然,加入体态和表情,将相应的情绪表达出来,那样才是真正贴近听障人士的方式。“但现在确实有点顾不上”,宋雯说,“我的本职工作是老师,《北京新闻》的任务对我来说并不是简单的播报工作,而是当作使命来做的。我希望能尽量用听障人士的习惯来表达,从而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为他们实实在在地服务,也通过这个小小的手语窗口,唤起社会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关注度”。

《北京新闻》这一举动实施以来,很快得到了听障人士群体的积极反馈。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心副主任王毅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听障人士本身对外界变化是非常敏感的,我们增加手语播报当天晚上,就有听障人士向我们表达了赞扬之意;聋协秘书长一行还带着手语翻译当面来表示感谢,兴奋的感情溢于言表。这种认可让我们的工作人员非常感动,也觉得付出是非常有意义的。”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文杰
编辑/崔巍

相关阅读
无障碍春晚何以触动人心
光明日报 2025-02-06
星巴克中国第20家手语门店开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03
跨越无声障碍 河北多地12345热线开通手语视频服务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9-29
故宫、抗战馆、天坛景点讲解有了手语服务!北京手语导览服务上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18
巴基斯坦新闻主播遇地震淡定直播,屏幕剧烈摇晃仍正襟危坐
湖北日报 2023-03-23
不断提升无障碍城市的温度
工人日报 2023-01-28
AI手语播报数字人为残疾人当翻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05
AI手语播报数字人亮相服贸会 实时手语翻译服务残疾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