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桩“大案”的处理,凭什么得到认可?
团结湖参考
2020-09-22
+ 关注

刚刚入了秋,好几件让人心系良久的事情,都有了结果。其中就包括曾引发舆论热烈讨论的“鲍毓明性侵案”和“李心草溺亡案”。 

这两桩案子不是同时发生,李案发生在去年秋,鲍案发生在今年4月,但很巧合地都在近期有了结论。这两起案子之所以都引发了那么强烈的关注,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涉及到对女性、尤其是对少女的权益侵害问题。在这样一个核心话题所产生的张力之下,再加上舆论初起时,公众对于基层民警处理方式的不认可,继而对于其中是否有权势干预司法的怀疑,可以说几个要素都踩在了公共舆论的痛点上,关注度之高不难理解。 

但当如今两案都有了结论之后,我们发现,它们还有一个更大的共同点:调查结果与前期舆论沸腾时人们的想象、演绎有巨大的落差。对被告人的司法处理结果,与前期人们的预期之间,同样有巨大的差距。李心草案中,组织李心草等人聚会喝酒的罗某乾,一开始是被以涉嫌强制猥亵、侮辱罪名进行立案侦查的。但9月21日,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中,罗秉乾这一罪名并未成立,而是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及附带民事赔偿。这一量刑结果和某些网友,尤其是李心草亲属的预期,差距显然很大。 

鲍毓明一案更是如此,“性侵未成年养女”、“副总裁”这些字眼,迅速将舆论极化。鲍毓明与其“养女”韩某某,分别被摆在为富不仁,和“被侮辱与被损害”这两个对立位置上。但联合督导组的调查结果显示,真相与人们的想象有很大不同:现有证据不能证实鲍毓明的行为构成性侵犯罪。他仅受到了道德谴责,以及吊销律师执照、驱逐出境等处罚。而韩某某及其家人,也从受害者的位置上被拉了下来。 

值得注意的是,与过往很多热点案件不同,这两起案件的“反转”,并没有激化舆论,事实上是被舆论场所接受的。这种顺滑状态其实是非常难得的。那么为什么舆论会这么顺畅地认可两案的处理结果呢? 

很长时间以来我就观察到,自十八大以来,那些在舆论场上热议的事件,不论是源起于娱乐圈还是时政圈,不论是民间的还是官方的,只要是关乎社会公平正义的,只要是和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往往都能受到来自高处的注视,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体现在具体事件上,一个主要表现是,只要舆论关注了,官方回应会非常快。 

比如鲍毓明案是今年4月9日被媒体曝出的,4月11日凌晨,烟台市公安局通报已组成工作专班,并商请烟台市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4月1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就派出联合督导组赴山东督导此案。李心草一案,其母是去年10月12日发帖举报的,13日昆明盘龙区检察院就回应了网友对此事的关注。

但反应迅速,也并不能完全打消人们的顾虑。和有一些“宣告结论”式的调查公告不同,这两件案子的处理结果更像是“推演式”的公告,即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通过大量细节和事实的呈现,来告诉公众为什么这桩案子要这么处理。 

讲真,看完鲍毓明案的处理通报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简直就是教科书般的公告。它几乎回应了公众关心的每一个细节。无论是与此案核心事实有关的,比如韩某某并不是被鲍毓明胁迫的,甚至她们一家人还很像是主动寻求这种“养父抚养养女”的非正常关系,并且为了寻求这种关系,不惜动用关系更改年龄,将韩某某打扮成未成年人,来迎合鲍毓明的不伦癖好;还是由此案引发的次生焦点,比如鲍毓明的双重国籍,非法执业等问题,以及公众非常关心的公安机关办案不规范的问题,都一一得到回应,并给出了处理结果。 

李心草案同样如此,法庭上展示了相关视频,尸检报告,并梳理了案发当晚李心草的完整行踪轨迹,基本还原出了李心草的自杀属于“酒后冲动”这个事实,对公众而言这些证据是有说服力的。在一审宣判后的警方答疑中,警方还直面了本案的两大反转:为什么罗某乾的行为不构成强制猥亵、侮辱罪?以及为什么不追究任某燊和李某某昊刑事责任?警方解释,罗某乾为了安抚李心草和让其醒酒,对李心草实施俯身贴近、掌掴的行为,主观上没有猥亵、侮辱的意图,客观上没有触摸李心草隐私部位,所以最终认定不构成猥亵侮辱。至少目前还没有看到有专业法律人士,对警方的解释提出有力的反驳和质疑。

从这两起案件的处理中,不难看出那种不枉不纵、既回应舆论又不屈从舆论的清晰态度。认真调查事实,严格依照法律,这可能就是这两起案件敢于不断“反转”的底气所在,也是反转后舆论仍然顺畅接受的原因。 

我们前文说过,基层民警的处理方式,在事件初起时起了火上浇油的作用。在这方面,李心草案特别典型。李心草溺亡后,接警的民警对事件没有认真调查,没有做尸检,甚至连监控视频都没完整看完,就草率通知其母亲四个人喝醉了“约着一起跳江”。还是李心草亲属发现了监控视频中“搂抱、掌掴”等画面,才引起警方重视。事后,相关的16名民警受到了免职、降级等处理。

大家知道,全国政法队伍正在进行教育整顿试点。梳理这两起案件的前因后果,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基层民警面对个体群众时,还是政法系统面对大众舆论时,只有保持严肃认真、尊重事实尊重法律的风气,人民群众才能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而这正是教育整顿的宏旨之一。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于永杰

相关阅读
最高法发布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最高法微信公号 2023-09-25
网上“有偿代骂”属违法 已有多人被警方处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4
文史|他是李白最崇拜的诗人,凭什么?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3-08-15
开除是不是处理违规教师的第一选项
中国教师报 2023-06-10
正义网:巴厘岛游客遇害案不应滑向“隐私扒皮”式狂欢
检察日报正义网 2023-05-13
网上“开炮”惹纠纷 两起法院判例判决结果为何不同?
工人日报 2023-04-20
“吃完年夜饭再离婚”理应得到尊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05
最高检:社会性死亡类案件对当事人是天大的事情
中国新闻网 2022-02-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