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竹匠”张永杰:醉心竹编50余载
新华社
2019-12-19 15:19
12月18日,在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陈吴乡大原村,张永杰在制作竹编作品
河南洛宁素有“北国竹乡”之称,竹编历史悠久。唐代皇宫纱灯的“筋骨”多以洛宁竹子制成;清顺治年间,洛宁竹竿进贡宫廷,供太医烧取竹沥。
今年71岁的张永杰,是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陈吴乡大原村的一位农民“竹匠”,他15岁开始学习竹编,20世纪80年代曾跟随一名日本技师学习竹编技艺并到日本东京学习深造。回国后,张永杰对竹编充满信心,一直潜心钻研竹编技艺。
张永杰介绍,竹编工序繁琐,首先要进行拔篾、蒸篾、染篾、凉篾等工序,再通过串编、雕刻、印花、饰物点缀、上色打亮等数道工序,最后才能编织成精美的竹编艺术品。“做竹编,准备材料占了七分功,编织只占三分。”
2015年,洛宁竹编入选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为代表性传承人,张永杰说,自己会一直不断创新,吸引更多的人来学习竹编,“目前我正在筹建竹编传习所,努力将竹编这一传统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编辑/马晓晴
相关阅读
人物|守望山西古建五十余载 斗拱爷爷王永先转战短视频赛道一举成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4
图片故事 | 一捧黄河泥 一方澄泥砚
新华社 2023-10-09
河南将培育10万余名高素质农民
工人日报 2023-07-14
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拟表彰对象公示
工人日报 2023-04-14
农业农村部联合拼多多等启动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的决定
新华社 2022-08-31
昌平丨打造一张小汤山响当当的文化名片,这个河南小伙真中
北青社区报昌平版 2021-12-13
非遗遇上现代设计:天津“非遗跨界设计” 变身高级定制
新华网 2021-07-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