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5年,被认为海派文学与海派戏剧最为契合的《长恨歌》再度进京,借助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人文之光演出季登台国家大剧院。这部改编自著名作家王安忆同名长篇小说的话剧,让京城观众又一次领略了一场繁华上海的遗痕旧梦。从小说到话剧,“上海小姐”王琦瑶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铺陈开的是一幅新老上海的风俗画卷。
小说《长恨歌》是王安忆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她用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描绘了一个女人40年的情与爱,哀婉动人,跌宕起伏。其中交织着上海这座大都市从上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沧海桑田的变迁。曾有人把这部小说誉为“现代上海史诗”,引起人们对人生对社会对历史等诸多问题的思索。
小说被上话搬上舞台后,由编剧赵耀民担当编剧,苏乐慈担任总导演,周小倩导演,此次的“王琦瑶”由活跃于影视中的演员沈佳妮饰演,吕梁、李超、袁野、夏传宇、温阳等组成全新演出阵容,在国家大剧院连演3场。
全剧从还是中学生的王琦瑶被选为“上海小姐”开启,她做了某大员的“金丝雀”,从少女变成了真正的女人。随后大员遇难,上海解放,王琦瑶成了普通百姓,顿似漂萍。表面的日子平淡似水,内心的情感潮水却从未平息,与几个男人的复杂关系,阴差阳错,幽怨百结,想来都是命里注定。面对时代的汪洋大海,她软弱地固守昔日的生活方式和情调,渐渐沉溺……上世纪80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瑶难逃劫数,与一名叫“老克腊”的怀旧青年发生畸恋,余光暗淡,心怀热烈,却意外地死于非命,饮恨黄泉……
2003年,《长恨歌》首次被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搬上舞台,2004年亮相北京。16年来,每一轮演出都获得票房口碑双赢,与电影版、电视剧版相比,话剧版的“不可复制”显得尤为珍贵。王安忆曾公开表示,在各种版本中“最爱的是话剧版”。作为上话的保留剧目之一,每年都会有新老观众期待能在话剧舞台上再次看到《长恨歌》,今年的版本更是值得期待。
导演周小倩说:“这一版我们将继续讨论:所谓人生,是把个人命运放在时代背景之下的观察,王琦瑶的苟且如何长恨成歌,无奈之下的有奈遂成为温婉哀怨的合弦。”此外,无论从舞美设计还是音乐、服装、道具等处处都有新意和亮点,但属于《长恨歌》的“经典”还是保留了下来,小说和剧本提供的那些很实又注重细节的部分都被细腻地诠释出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