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数据揭中国孩子现状:六成上课外班,其余时间最爱刷抖音…
教育圆桌 2019-08-21 09:37

中国的孩子,平均每天写作业花多长时间?室外游玩多长时间?看抖音多长时间?打游戏多长时间?多少人报上课外班,其中学习类的占几成?不同年龄段“缺觉”情况如何?不同视力情况的孩子作息时间有何区别?

这些数据,你是不是也想知道?涉及国家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这些问题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现在,权威数据来了——今天,中国儿童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9)》 

本书由中国儿童中心组织编撰,以“儿童校外生活状况”为主题,通过调查、专题和案例三种研究方式,力图较为全面地呈现中国儿童校外生活状况。其中,调查研究通过典型城市多阶段分层抽样法对全国10个城市近15000名城乡儿童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呈现中国儿童校外生活状况、特征及其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上学日平均每天写作业87.85分钟 

室外游玩仅18.59分钟!

蓝皮书调查显示,在上学日,平均每个儿童的校外生活时间分配中,花费时间最多的类别是做作业(包括学校作业、课外班作业、家长布置的作业、其他作业),占时87.85分钟(其中学校作业平均占时62分钟)。其次是外出游玩(45.82分钟),其中,占时最多的是去公园、小区露天场所等公共场所(18.59分钟)。再次是电子产品使用时间(43.24分钟),其中,利用电子产品娱乐时间(包括抖音、动画片、快手等)最长(16.60分钟),进行学习(包括电子书、App学习、网络课程等)的时间为13.90分钟,利用电子产品玩游戏、网络聊天(包括网络游戏、QQ、微博、微信等)的时间为12.75分钟。

在周末,占据儿童校外生活时间最多的类别是外出游玩,占时116.20分钟,与做作业总时长差不多(115.85分钟)。具体到20项事件来看,周末占时最长的前五项校外生活依次是学校作业(78.07分钟)、自己玩耍(49.88分钟)、去公共场所(49.41分钟)、利用电子产品娱乐(38.30分钟)、阅读(37.08分钟)。相较于上学日,周末学习时长略有减少,而自己玩耍、去公共场所、利用电子产品娱乐时长相应增加。可见,儿童在周末更多以休闲为主,这是与上学日校外时间利用状况最大的不同。

1.png

上学日平均每天使用电子产品43.24分钟  

乡镇农村儿童更严重!

在所有校外生活事项中,儿童对看抖音、动画片、快手进行娱乐(4.19分)和玩网络游戏、进行网络聊天(4.00分)的喜欢程度都达到甚至超过4分(满分为5分)。而且,随着学段的增长,儿童对各项校外生活内容的喜爱程度普遍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只有“电子游戏/网络聊天”除外,六年级和初中阶段儿童的喜爱程度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学段。可见,电子产品对儿童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无论是在上学日还是周末的儿童校外生活里,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都位列前三名。儿童在上学日平均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为43.24分钟。其中,利用电子产品学习的时间为13.90分钟,看抖音、动画片、快手进行娱乐的时间为16.60分钟,玩网络游戏、进行网络聊天的时间为12.75分钟。儿童在周末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更长,平均为96.27分钟。其中,利用电子产品学习的时间为24.26分钟,看抖音、动画片、快手进行娱乐的时间为38.30分钟,玩网络游戏、进行网络聊天的时间为33.72分钟。尤其是到初中阶段,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已经跃居第二位,周末时的使用时间几乎要与做作业时间持平。

但是,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并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调查显示,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越长的儿童,其社交技能得分、抗逆力得分越低,近视程度越高。虽然有研究表明使用电子产品并不是导致儿童视力下降的直接因素,户外活动对儿童视力的影响更大,但是电子产品对儿童的吸引力如此之大,必然会占据儿童其他校外生活的时间,尤其是室外活动时间。调查发现,幼儿园儿童在上学日的室外活动时间最长,为48.31分钟;小学二、四年级学生的室外活动时间为36.48分钟;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室外活动时间为37.78分钟,初中生的室外活动时间为24.62分钟。这表明,随着学段的增长,儿童室外活动时间逐渐减少。如前所述,视力正常儿童的室外活动时间多于视力异常儿童,间接佐证了室外活动时间、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会影响儿童的视力。

上述电子产品的使用问题在乡镇农村更为突出。乡镇农村儿童的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明显高于城市儿童。这似乎与《纽约时报》一篇文章的结论相符,即穷人更喜欢、更容易沉迷于屏幕和电子产品。伴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断有报道指出,儿童沉迷电子游戏已成为农村的普遍问题,其原因复杂,影响多面,这一现象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在软性条件上,父母缺位、隔代教育、缺少玩伴;在硬性条件上,农村基础设施匮乏,活动无趣。但与此同时,电子产品里的精彩世界却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寄托了他们的情感,在现实世界的驱逐与虚拟网络的吸引共同作用下,他们沉迷于电子产品而不能自拔。

4.png

初中生在校10小时

放学后写作业2小时!

蓝皮书指出,随着学段的提高,儿童上床睡觉时间越来越晚,起床时间越来越早,睡眠时长、室外活动和玩耍时间越来越少,做作业、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越来越多,学业压力越来越大,报课外班以加强学习的目的越来越突出,独立性越来越强。

幼儿园儿童的校外生活还是以休闲娱乐为主,睡眠时长为9小时47分钟,室外活动时间为48.31分钟。校外生活中占时最长的分别是去小区露天场所等公共场所游玩(53.03分钟)和自己玩耍(39.55分钟)。这一特点在周末尤为明显,幼儿周末外出游玩的时长远高于做作业时长。

小学低龄段(二、四年级)是一个过渡时期,休闲与学业同时充斥着校外生活。这集中体现在课外班的参与情况。小学低龄段儿童选择课外班的比例最高,占比为71.93%,花费也是最多的(平均9945.5元/年),这可能是由于小学低龄段知识相对较简单,课余时间相对较多,儿童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相对更强。家长在选择报班时,既选择了那些与考试相关的辅导课程,也选择了那些与特长和技能相关的课外班。做作业代替外出游玩成为这一阶段儿童在上学日占时最长的校外生活事项,尤其是四年级儿童的学校作业时长已经达到60.51分钟;在周末,外出游玩时长虽然相对于幼儿园有所减少,但仍然排在首位。

小学高龄段(六年级)是一个分界点,多项校外生活事项(如外出游玩、阅读、家庭劳动、社会学习等)时长都达到顶点。之后的初中校外生活则主要围绕学业展开,体现出这一阶段儿童较大的学业压力。从在校时长来看,初中生到校时间最早(7∶00)但离校时间最晚(17∶18),在校时间最长(10小时)。初中生放学后,做作业时长最多(123.96分钟),自己玩耍时间最少(18.60分钟)。在报课外班上,从小学六年级开始,报班首要目的前三项基本都与学习有关,初中生为了提高成绩而报班的比例已经达到62.4%,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表明初中生的学业压力大。

3.png

60.4%的孩子参与课外班

蓝皮书调查显示,有60.4%的儿童参与课外班。其中,上学日各类型课外班的选择比例依次为学科辅导66.5%、文艺特长58.2%、体育特长53.9%、科技兴趣35.7%,而周末则是学科辅导84.2%、文艺特长66.7%、体育特长51.5%、科技兴趣31.1%。

各类校外机构为儿童校外生活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活动内容也从单一化、一般化逐步走向多样化、优质化,不再是单纯围绕学习,而是不断除旧布新,充分发挥校外机构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的主阵地作用。与此同时,校外活动的多样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长和儿童需求的多元化,“唯成绩论”一家独大的特征日益淡化,兴趣、成绩和自信都成为家长和儿童参加校外活动考虑的内容。

21.25%的孩子放学后独自玩耍  

调查显示,虽然放学后直接回家是儿童的首要选择(占比为73.55%),但其他事项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如在学校附近、回家途中、家附近玩耍,占比合计为14.41%;再次是去校内外托管培训机构,占比为10.11%。“同学、伙伴”是儿童放学后的主要玩耍对象,与同学、邻居同伴(非同学)、课外班伙伴玩耍的比例分别为22.36%、16.94%、3.72%,合计为43.02%;其次是独自玩耍,比例为21.25%;再次是与兄弟姐妹一起玩,比例为18.83%;排在最后的是和看护人一起玩,比例为14.84%。

在假期这样长时间的校外生活中,儿童校外生活的安排也是丰富多样,除了日常生活外,还有学习、社会交往和休闲娱乐。78.70%的儿童有暑假走亲访友的经历,62.00%的儿童有外出旅游的经历,46.30%的儿童在暑假参与课外班(其中,学科补习班28.64%、兴趣班13.63%、其他课外班3.58%);国庆节走亲访友、外出旅游的比例分别是63.40%和42.60%,而参与课外班的比例是24.80%。

2.png

娃的校外生活,母亲参与程度高于父亲

调查显示,85%以上的家长表示对儿童校外生活很重视,且母亲的重视程度(90.7%)高于父亲(85.4%)。而且,家长对校外生活最看重的是学业成绩(47.0%)和身体健康(35.9%)。当然,身体健康一直是家长关注的重点内容,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家长对学业成绩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升。

调查还显示,上学日接送儿童的主要是父母,母亲占比最高,为35.76%,排在第二位的是父亲,占比20.18%;其次是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占比为17.19%。不论是暑假还是国庆节,儿童主要的假期生活照料人都是父母和(外)祖父母。其中,暑假由父母照顾的比例为52.49%,由(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为40.65%;国庆节由父母照顾的比例高于暑假,为61.89%,由(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则低于暑假,为31.12%。

此外,整体上看,母亲比父亲陪伴孩子时间更多、交流时间也更多。其中,陪伴孩子时间“较多”的母亲和父亲的比例分别为69.8%、48.9%,与孩子交流时间“较多”的母亲和父亲的比例分别为75.5%、54.1%。

中国儿童校外生活“影子教育”痕迹明显

“影子教育(shadow education)”是指学校正式教育的投影,也就是在东亚教育体系中普遍存在的儿童课外班现象。

调查显示,从课外班参与比例上看,儿童上学日参与学科辅导的占比最高,为66.5%,其他依次为文艺特长(58.2%)、体育特长(53.9%)、科技兴趣(35.7%),在周末也呈现类似的趋势。暑假期间,仍然是学科辅导的课时最多,平均为15个课时,其次为体育特长,平均12个课时,而文艺特长和科技兴趣则分别为10个课时和6个课时。从课外班参与目的上看,应试教育仍然有较大影响。除提高成绩(44.39%)之外,掌握知识(32.83%)、掌握学习方法(21.00%)、培养学习习惯(17.81%)、先学有优势(10.58%)等目的也被选择。这表明,儿童参与课外班的最主要目的仍然是学习、成绩和考试,只不过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儿童不再以单纯的实现升学目标(8.14%)和培优/竞赛(3.82%)为直接目标。在课外班形式上,尽管当前互联网普及程度很高,但线下课程仍然是主流,占比为71.85%;同时选择线下课程和网络课程的次之,占比24.29%;只选择网络课程的比例远远低于预期,占比仅为3.86%。可见,无论是课外班参与比例和目的,还是课外班参与形式,都说明在儿童校外生活中,“影子教育”痕迹严重。

一方面,校外生活的“影子教育”现象加重了儿童的课外负担。当下,家长和学生越来越关注如何在竞争性考试制度中成为优胜者,当学校教育难以满足竞争性考试制度下家长和学生这一需求时,为了保证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有的教师和家长变相鼓励学生参加课外补习。课外教育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课外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出现,但呈现一种管理混乱、缺少约束的野蛮生长状态。正如《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明确指出的那样,“近些年来,一些面向中小学生举办的非学历文化教育类培训机构(以下简称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造成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

另一方面,校外生活的“影子教育”现象也降低了儿童在其他校外生活方面的质量。儿童校外生活时间是有限的,严重的“影子教育”必然会压缩其他校外生活的时间和机会。调查显示,上学日,幼儿园平均睡眠时长为9小时47分钟;小学二、四年级为9小时25分钟;小学六年级为9小时13分钟;初中为8小时。儿童睡眠低于10小时的比例,在幼儿园阶段为54.04%;中小学生睡眠不达标率为78.30%,其中,小学生睡眠不达标的比例为76.93%(二、四年级小学生睡眠不达标率为75.49%,六年级小学生睡眠不达标率为79.57%),初中生睡眠不达标的比例为80.78%。

可见,在连睡眠时间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留给儿童自由支配的时间少之又少,这就严重压缩了他们进行休闲娱乐、自由玩耍、社会实践的机会。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宣武医院核酸检测预约全流程!请收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6-30
房抵经营贷不是房价上涨元凶?我们都错了?
中国新闻网 2020-04-29
RCREIT观察丨疫情背景下的房企拿地和融资
REITs行业研究 2020-02-10
疫情下的写字楼:短期内新增需求基本消失,尚未大规模减免租金
界面新闻 2020-02-10
天通苑 | 在这个小区一不小心就会走“狗屎运” 居民无奈
北青社区报天通苑版 2020-01-20
世联行收购同策 房产代理商抱团取暖
中国房地产报 2019-12-09
天通苑 | 太平庄中一街加装护栏,禁止违停
北青社区报天通苑版 2019-08-03
顺义 | 这个公园一下子装20个充电桩,方便了!
北青社区报顺义版 2019-04-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