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开始,人民文学出版社与SKP RENDEZ-VOUS联合策划推出茅奖作家系列沙龙,陆续邀请茅奖作家与读者进行交流。7月25日的第三讲邀请到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推拿》的作者毕飞宇,并邀请文学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及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赵萍作为嘉宾,分享她们对茅盾文学奖的感受和对毕飞宇作品《推拿》的解读。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文坛,在近30年的创作中,毕飞宇不以高产著称,但他的每一部作品从创作伊始就被赋予了坚实的质地,折射出毕飞宇文字的一个独特品质,那就是始终如一地对于知识分子立场的坚持和维护。
《推拿》首次出版于2008年9月,2011年获得茅盾文学奖。活动现场,谈到茅盾文学奖,毕飞宇说他在写《推拿》的时候从来没想过得奖这回事。因为在他看来,“‘推拿’这个题材它不是主旋律的,很边缘,没有历史感和宏大的命题,它无非就是写了那个被所有人忽略、几乎已经不存在的生活。在黑暗的建筑底下有一个巨大的黑暗,我和命运拔河,我把这个黑暗尽可能拉到阳光底下,然后我就得到了茅盾文学奖”。
同时,毕飞宇认为《推拿》一书能荣获茅奖的另一原因,某种程度上应归于茅盾文学奖“向那些看上去不可能得奖的小说敞开了本该宽广的胸怀”。“它不再只关注宏大的历史题材、史诗模式,这个胸怀现在变得越来越宽广,越来越包容。”他还笑言,《推拿》能获茅奖最大的秘诀是——“当你做事情的时候,内心干净是多么重要”。
毕飞宇的文字始终关注人,关注人和他所处的社会的紧张关系,关注人的疼痛,关注这个社会的病痛,这几乎可以说是从五四时期以来的一个经典命题,而毕飞宇在他的创作中,为这一命题赋予了新时期的承担和回应。评论家张莉在对谈中肯定了毕飞宇创作的这一特点,她认为毕飞宇在写《推拿》的时候并不是为了盲人而写盲人,而是写到了人类普遍性的主题,比如人和人之间的爱情,人和人之间的尊重,人和人之间的日常的尊严。“这个小说最微妙或者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写了一个颠倒的风景,你以为你无所不能,但是在有限的空间里你是受限的。”
毕飞宇在沙龙现场尽展风趣幽默、机智诙谐的好口才,谈起小说来更是妙语连珠,令在场读者在活动临近结束时大呼“没听过瘾”。为此,人文社编辑赵萍向大家透露了一个好消息,人文社今年再版了毕飞宇的对谈集《小说生活》,觉得不过瘾的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进一步感受毕飞宇的思辨与才情。在这本书里,毕飞宇与张莉谈到了对许多文学名家、作品的看法,更重要的是,他还非常真诚地披露了作为一名小说家所经历的成长之路,在创作中遭遇过的犹疑、困惑、折磨、自我完善与自我提高。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知依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