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石墨烯人工喉在清华问世 首次实现可穿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19-07-16 17:00

北京青年报记者7月16日从清华大学获悉,清华大学微电子所任天令教授团队在纳米领域重要期刊《美国化学学会纳米》上发表了题为《一种可穿戴的类肤性高灵敏石墨烯人工喉》的研究论文,该器件集收声和发声于一体,可直接贴附于失语者喉部,并将喉部的不同动作转化为对应声音,有望帮助失语者正常与他人“交谈”。

目前世界上喉癌患者数量日益增加,患者需要采用全喉切除手术,成为后天型失语者。现有电子喉助音器无法清晰还原患者声音,发音模糊,训练周期长,并且需要患者自己手持助音器于喉部,造成极大不便,所以亟需便于失语者携带、操作简单、性能优异的新型人工喉的器件及系统研究。

与2017年任天令团队首次提出的石墨烯人工喉相比,第二代石墨烯智能人工喉在器件柔性可贴附、声音收发系统集成、动作监测系统、轻型可穿戴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首先,第二代石墨烯人工喉采用了更贴合人体皮肤的纹身式薄膜作为衬底,无需胶带粘贴,可直接贴敷在人体喉咙,极大地提高了佩戴舒适感;其次,第二代石墨烯智能人工喉在收发声系统方面有了双重突破,实现了石墨烯的器件级应用至系统级应用的跨越。通过专用电路对声音信号的放大和转换,第二代石墨烯智能人工喉首次将收声系统和发声系统连接起来,实现了声音输入到输出的闭环,并可以通过示波器实时观测喉部运动情况。接着,通过与单片机的结合,该器件可以将人体喉部的不同动作“翻译”成不同的声音,实现了动作发声系统。通过连接解码器,该器件还可以播放任意音乐。最后,第二代石墨烯智能人工喉系统可通过臂包穿戴在胳膊上,首次实现了石墨烯人工喉的可穿戴功能。未来将进行体积更小及功能更多的集成,有望实现像“创可贴”一样贴附在人体喉部并帮助失语者“开口说话”。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毛羽

相关阅读
7.98万-12.98万元,高阶智驾+第五代DM技术,第二代秦PLUS智驾版上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2-10
百公里亏电油耗3.79L 第二代宋Pro DM-i上市11.28万元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3
2024年蜂巢能源第二代短刀快充铁锂电池全年交付10万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30
蜂巢能源CEO揭秘飞叠+第二代短刀快充电芯黄金组合产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7
北京车展 | 售价11.49万起,第二代长安UNI-V智电iDD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5
第二代长安X5PLUS、第二代长安X7PLUS抄底价7.39万元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2
重磅!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第二代即将发布!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2-13
蔡磊试用人工喉咙视频引热议 研发者:利用石墨烯结构感知喉咙处的微弱振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