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网约车司机寻亲18年帮2个家庭找到失散亲人 “我也想要在父母面前做一次孩子 哪怕一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1 19:40

“家就是再远,也要寻你回来”、“我想有一台时光机,回到有你的童年”……5月底,在武汉、南京、成都、天津、合肥、广州、上海、苏州、重庆、郑州等10座城市的数百辆网约车上,都贴着这样的寻找走失儿童的标语和启事。而这项公益活动的发起人,是一名网约车司机,也是一个坚持寻亲18年的人——彭智华。

一路上,他为自己寻找亲生父母的同时,还帮助2个家庭寻找到了自己的孩子。而他作为恩人,拒绝出现在认亲现场,他说,“我怕我会哭得很难看,我也想要找到自己的爸爸妈妈,想要在他们面前找到一次做孩子的感觉,哪怕一次也好,我就知足了。”

“你就是个野孩子” 他从记事儿起就被同村孩子孤立

“我叫彭智华,今年不知道多少岁,也不知道我是哪里人……可能我也压根就不姓彭。”彭智华向北京青年报记者介绍着自己的童年。

他说,自己今年大概40岁。生活在湖北安陆的一个小农村,养父是炸油条的,养母没有工作。打记事儿起,自己就被村里孩子孤立,“他们会指着我说,我不是亲生的,我没有爸爸妈妈……他们家的大人,也不让孩子和我玩儿。”有的时候,那些懵懂的孩子还会编出“野孩子”的歌谣,边走边唱,嘲讽着彭智华。

在彭智华的童年里,每当他被欺负,从没人为他撑腰,有时在家还会遭到殴打。他说,每次自己犯错也好、做事儿让养父母不满意也好,都会被他们用竹条、藤条打,就连自己嘴馋想要好吃的,也会挨揍。

他说,自己的养家还有两个姐姐,小时候每次看到她们有好吃的,自己也想找养父母要,但会被打。所以在养家,他几乎没感受过来自父母的温暖。唯一疼他的,只有养家的奶奶,每次被打后,奶奶就会偷偷地安慰他,给他揉搓疼的地方,平时有好吃的,也会单独给彭智华留一份。

“我从小的饮食起居,都是奶奶在照顾,她给了我童年唯一的温暖。可后来我刚长大了些,奶奶就去世了,我也没机会再孝敬她了。”彭智华说,在自己十一二岁的时候,养父母就让他辍学,跟随养母家舅舅去东北做泥瓦匠、去深圳打工,每月工资如数上交,没有一点零花钱……

他记得养父母最后一次拿起藤条打他,就是14岁那年,他因为被亲戚骗了,没能拿回工钱被揍,那时养母正在气头上,一句“你就不是亲生的”道出了实情。

不知道“我是谁” 把生日定在八月十五 走上18年的寻亲路

彭智华一天天长大,童年的不幸和“我是谁”的疑问成了他的一块“心病”。因为渴望团圆,他把自己的生日定在了1984年中秋节那天,“具体生日不知道是哪一年、哪一天,所以我就定了农历八月十五,父母没找到,但全国人民都在庆祝团圆,不也挺好的吗?”他说。

2005年,他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妻子正是养母的外甥女。他也从丈母娘口中得知了部分情况。

说,因为自己远嫁并不知道彭智华的到来,直到有一次听到亲戚说姐姐弄回来一个小男孩才赶回去。她说,那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家家都希望自己有个儿子,而彭智华当时已经能走了,一定不是被遗弃的。她也尝试着从彭智华养母口中获知更多信息,但对方始终缄口不谈。

一年后,彭智华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倾尽所有地疼爱着儿子,付出父爱的同时,也让他联想到了自己的生父生母,“作为一个父亲,我不能接受失去我的孩子,可如果我不是被遗弃的,那他们这些年,内心会多么地煎熬啊!”于是他决定寻亲,到处发布寻家启事。

2009年,他接触到了网上寻亲,并结识了宝贝回家志愿者团队。

经历过两次希望和两次失望 坚持帮他人扩散信息成功让两个家庭团圆

从上街发寻亲扑克牌,到进入寻人启事论坛发帖,到抖音上开设直播寻亲,彭智华尝试过很多种方法,也曾有两次找到疑似家庭,让他差点以为找到了家。

彭智华说,2010年,他接到了来自宝贝回家志愿者的第一个疑似信息,那是一对武汉本地的夫妻,说他们的孩子是在医院被抱走的,年龄和他很接近,更巧的是他和这位父亲长得很像。双方约着在解放公园见面,但在相互询问血型时,发现彭智华的血型和两人的血型并不符合亲子关系。

第二次是2023年,武汉的一个大姐替父母寻找失散的孩子,认为是彭智华,最后几经波折也是一场乌龙。

但正因为和这些寻子家庭的接触,让彭智华体会到了“把孩子弄丢”的这份自责和绝望,他说,“有不少家庭因为这个原因分崩离析,有的父母甚至在这个愧疚感和懊悔中,耽误了自己的一生。”

当时的彭智华,一直在坚持通过抖音直播的形式寻亲,其间收获了不少信息,于是他在为自己传播信息的同时,开始帮助其他寻亲家庭传播消息。十几年里,彭智华变成了拥有两个身份的人:一个是寻亲者,一个是宝贝回家的志愿者,他也通过利用互联网来寻亲,并帮助2个家庭实现了团圆。

去年冬天,彭智华在孝感一次寻亲活动中认识了饶浩宜。27年前,饶浩宜靠卖菜为生,也给了人贩子借机套近乎的机会。饶浩宜说,“那个男人自称是我丈母娘的老乡,经常到我在的菜市场找我,后来还到家里去过几次,每次都是借口谈生意,后来就把我不到3岁的儿子拐走了。”

饶浩宜说,那些年他疯了似地寻找儿子,求助过当地电视台,去附近的车站和码头张贴寻人启事,仍是毫无音讯。他甚至将小儿子的照片背在身上,一个人踏上寻子之路。

“我像个疯子一样举着牌子站在大街上,声泪俱下地讲述丢失孩子的过程,希望有人能提供信息。但大部分的人除了同情,也只是爱莫能助。”他说,为了找儿子,他干起了废品回收的生意,只因为走街串巷可以认识更多人的同时,也能果腹。

“我风餐露宿地走过太多太多地方,都是一步一步走下来的,怕错过一丝线索,那个时候我总在想,为什么中国这么大,为什么走不完。”饶浩宜说,之后他想在别人的认亲现场扩散自己儿子的信息,结识了彭智华。

他回忆,整个现场,除了认亲的家属嚎啕大哭外,哭得最厉害的就是这个“外人”彭智华。

“阿华(彭智华)很热心,他教会了我用抖音发视频、直播,还帮我定向推送寻亲信息,让更多人看到。”饶浩宜说,可能是自己的故事让彭智华有了共鸣,对方不遗余力地帮助他。

果然,没过多久,饶浩宜接到警方的好消息,失踪27年的儿子终于有消息了,饶浩宜第一时间给彭智华报喜,“阿华,我儿子找到了!成功了,比对上了!”

彭智华说,自己当时刚送完一个乘客,他赶紧把车停在路边,浑身颤抖,“那时很兴奋,证明我的做法有用,我还是有机会找到家人的。”他说,亢奋之后自己嚎啕大哭。

彭智华每当郁闷,就会把自己关在车里,把音响调到最大,放着最喜欢的那首《天之大》,借着音响声音撕心裂肺地嚎唱,“天之大,唯有你的爱完美无瑕,天之涯,记得你用心传话……”他用大哭和歇斯底里的歌声抒发着自己内心的愤懑。

随后的一段时间,在彭智华和其他爱心网友的帮助下,又有另一位父母找到了走失25年的孩子——吴锐。他们热情地邀请彭智华去认亲现场庆祝,要当面感谢彭智华。但无一例外,都遭到了彭智华婉言谢绝。“我不敢面对那样的场景,看到这些孩子和父母团聚,我不免想到自己,我怕我会哭得很难看。”

彭智华的妻子说,丈夫看似坚强,但每次晚上,只要刷过认亲现场的视频,他都会偷偷一个人哭,整夜辗转难眠。她也告诉北青报记者,丈夫一直努力地在寻亲和家庭中保持平衡。

“既有所求就要尽力” 每天拉满16个小时希望能将寻亲启事带到更多地方

“我选择当网约车司机,每天穿梭在武汉的大街小巷,可以接触到更多人,找到亲生父母的希望也更大。”彭智华说,通过和这么多寻亲家庭接触,他总在担心“如果我的生父生母不会用智能手机怎么办?如果他们看不到我的信息怎么办?可我们也不可能靠走遍大街小巷去发布消息啊。”

在一次乘坐网约车时,他看到了前排座位上挂着的一个“请给5星好评”的牌子,他开始设想,如果上面能贴上寻亲者的信息,一定也能起到作用。于是他选择从事网约车司机工作,并找到了一个热衷于公益的“T3出行”网约车平台进行合作。

据该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22年开始,T3出行就已经联手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在部分城市上线寻找走失儿童公益活动。近3年的时间,累计有近2000辆T3出行网约车内悬挂了走失儿童信息,通过将走失儿童信息传递给更多乘客的方式,助力走失儿童早日与家人团圆。

据了解,除了彭智华所在的武汉以外,南京、成都、天津、合肥、广州、上海、苏州、重庆、郑州等9座城市的数百名T3出行司机师傅亦参与了此次活动,根据平台统计,这些车辆每天累计可触达乘客超过1万人次,伴随着每一次出行,每一位走失儿童的信息就会被更多人知道。

“但比起传播信息外,更难的是如何让这些被拐和走失的人敢于站出来寻找原生家庭。”彭智华说,大部分走失的孩子,对养家都带有不舍的感情,有些是被“你父母不要你了”的话打消了寻家的积极性,有些则是认为寻家是对养家的“背叛”,不敢站出来。

为此,他还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无数寻亲家庭的心声,在车上张贴了标语:“家就是再远,也要寻你回来”、“我想有一台时光机,回到有你的童年”“这世上最美的词是失而复得、虚惊一场”……

“我的愿望就是虚惊一场,能够跟父母失而复得。”彭智华苦笑着说,之后眼角泛起泪花,“我很想要自己的爸爸妈妈,哪怕就那么一次,在他们面前任性一次,想要在他们面前找到一次做孩子的感觉,哪怕一次也好,我也就知足了。”

彭智华是在晚上11点左右接受的采访,此时的他正在吃晚饭,他说,为了扩散寻亲信息,他每天都要干够16个小时,直到被平台强制休息,“既有所求就要尽力,我只希望知道自己的根在哪。”

而对于自己的寻亲线索,彭智华也是毫无头绪,只能介绍着自己的特征:在左眼的左下角有痣,鼻梁靠左脸颊边上有痣。右脸也有痣,右小腿有巴掌大浅黑色胎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浩雄
编辑/王朝
校对/王唅

相关阅读
河北小伙千里寻亲 三十多年后找到生父生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2
环卫工夫妇捡到残疾男婴抚养长大后寻亲成功 养母:找到亲人替他高兴 从此他有两个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0
Qnews|“雷公”志愿者接力 一年半帮71个孩子找到亲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3
Qnews|32岁患癌男子直播寻亲求一管血 找到生身父母后决定帮助更多走失的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4
9000余货车司机自发组“寻亲货车”队伍 :线上线下结合 鼓励与质疑同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