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卢鹏起:中国知识产权金融规模已超万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01 15:31

财联社5月31日讯(记者 梁柯志)在成都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城市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论坛大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卢鹏起透露,2023年中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超过8500亿元、知识产权保险累计超过1,400亿元风险保障、累计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超过286亿元。

三类合计,知识产权金融在去年规模已经超过1万亿。

卢鹏起表示,去年通过改革完善专利商标质押登记制度,持续开展知识产权保险和证券化,推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在知识产权投资方面,20多个省市设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在知识产权保险方面,推出了责任保险、保证保险、信用保险和费用补偿保险等4类20余款产品。在知识产权证券化方面,通过将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收益权和使用权分离,以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质押等方式构建底层资产,探索形成多元的知识产权证券化模式。

具体数据看,2023年中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超过8500亿元,惠及企业3.7万家,其中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性贷款惠及企业2.6万家,占惠企总数的70%。

截至2023年底,知识产权保险累计为3.2万家企业的5万余件知识产权提供超过1,400亿元的风险保障。上海、深圳两大证券交易所累计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超过286亿元。

对于下一步,卢鹏起表示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的审查授权质量和效率,对内资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

在同一场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GREEN中国大使邹凌表示,知识产权是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和商业化的关键。它不仅能够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激发更多的创新活动,还能够通过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形式,促进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加速绿色技术的市场化和规模化。

在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全球顶级城市科技集群进行了排名,全球五大科技集群目前全部位于东亚,三个在中国。深圳-香港-广州位列第二,北京位列第四,上海-苏州位列第五,重庆名列第44名。

邹凌认为,这些成就显提升中国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地位,有助于相关城市吸引全球资源和人才。

对于下一步,卢鹏起表示还要继续加大开放合作力度,加快国际地理标志互保互认进程,促进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和国际贸易发展。

据统计,欧美地理标志产品出口额超200亿美元,而中国是欧盟地理标志产品第二大出口目的地。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国家知识产权局:2023年授权发明专利92.1万件,同比增长15.3%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4
国家知识产权局:截至2023年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499.1万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6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举办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系列培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5
北京:严格落实产权保护制度 加快对大数据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审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4
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提高审查的质量效率
央视新闻 2023-01-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