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 | 人人参与共同答好“防汛考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1 14:00

5月31日,北京市召开2024年防汛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北京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杨进怀介绍,今年北京市汛期可能出现洪水、山洪、积水内涝风险。其中,潮白河张家坟、北运河羊坊闸、北关闸洪水预警断面可能出现超警洪水,洪水重现期可达5年一遇及以上。

此前,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已签发上汛令,6月1日8时北京全市上汛,这意味着北京进入了一年中降雨集中期及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频发期。

防汛是当前北京全市面临的一场大战大考,既考验防汛应急能力,也考验责任与担当。各级党委政府应主动扛起防汛救灾主体责任,加强靠前指挥,主动分析,提前部署、强化督导,从严从实从细抓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广大党员干部应闻汛而动、闻令而行,冲锋在前,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将使命担当写在防汛大考中,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确保首都平稳安全度汛。

防汛是一项系统工程,事关你我他。为了自身和亲人的安全、家园的安宁,需要每个人团结一心,携手并肩,同舟共济,共同答好“防汛考卷”。在上述发布会上,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市应急局副局长刘斌表示,从防汛实践来看,北京市防汛工作仍面临四方面风险,其中之一是“基层防汛应对能力和社会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还需提升”“部分公众对于一些防汛知识有所了解,但对于涉险时一些自救互救技能并不能完全掌握”。对此,应引起各防汛系统、相关部门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防汛功夫下在平时,关键时刻方能从容。各防汛系统和相关部门应积极协同学校、企业、村居等单位,加大防汛科普宣传力度,组织市民群众开展避险自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进行应急避险实战演练。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优势,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防汛救灾,不断壮大应急志愿服务队伍,夯实防汛工作的群众基础,进一步造浓人人参与防汛的浓厚氛围。

人人参与,需要市民群众自觉增强防汛减灾和避险意识,摒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陈腐思维,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学习防汛避险知识,掌握避险自救技能。同时,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从身边事做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坚持“宁过勿不及”的原则,加强自我保护,在灾害性天气期间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在山区、沟道、桥下、涵洞等易发区停留,避免涉水行车;雷雨大风天气还应注意防范雷击、高空坠物或树木、临时建筑倒伏等风险,强化灾害性天气的安全防护和防灾避险。

人人参与,需要积极践行主人翁意识,为防汛救灾工作献智出力。比如,防汛隐患治理面广量大、千头万绪,难免百密一疏。为此,每个人要争做“有心人”,主动查找身边的防汛隐患。发现问题后,及时报告,帮助有关部门拾遗补缺。又如,当暴风雨袭来的时候,对于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力所能及伸出援手,传递守望相助的温暖和力量。

人人参与,更需顾大局、守规矩。比如,明辨是非,不信谣,不传谣,多在朋友圈传递防汛信息知识,传播正能量。又如,坚决听从防汛等部门的指挥和安排,协助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严守纪律秩序,始终做到脑中有弦、心中有数、肩上有责。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防汛大考当前,愿每个人都从我做起,积极行动起来,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起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强大合力,共同筑牢防汛“铜墙铁壁”, 确保城市安澜、万无一失,不断夯实新时代首都发展安全基础。

文/杨维立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坚决打好打赢防汛抗旱这场硬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30
北青快评 | 全力以赴答好防范应对极端天气的“大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6
锤炼防汛抗洪救灾能力
人民日报 2023-08-29
绷紧防汛救灾这根弦
经济日报 2023-08-22
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救灾措施
人民日报 2023-08-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