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继朔尔茨后,德国经济大州州长率团访华:我们不需要贸易保护主义
第一财经 2024-05-29 19:58

在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一个月后,又有德国经济代表团到访中国。27日,德国下萨克森州州长魏尔(Stephan Weil)带领一支约40名政商界人士组成的代表团对中国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寻求扩大下萨克森州与中国的经贸联系。魏尔将到访上海和安徽两地。这是他自2013年担任州长后第三次访华,也是十多年来他第二次到访上海。

一位德方人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汽车产业、环境技术和职业教育,是魏尔此行希望在华寻找合作契机的重点领域。

今年以来,德国政要多次访华。在魏尔之前,德国巴伐利亚州州长、基社盟主席索德尔(Markus Söder)在3月下旬率团对中国进行访问。此后的4月14~16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带领一支庞大的经贸代表团到访重庆、上海和北京。同期,作为德国最大的反对党,基民盟负责经济政策和气候问题的副主席施潘(Jens Spahn)也在差不多的时间内在中国开展为期5天的活动。

对于近期密集来访的德国政要,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荣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德国经济正面临挑战,而中国对德国经贸发展异常重要,在德国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保持与中国的合作显得尤为关键。”

视觉中国图

“我们不需要贸易保护主义”

下萨克森州位于德国西北部,是德国面积第二大州,首府为著名的国际会展城市汉诺威。外交部网站显示,下萨克森州是首个同中国建立友好省州关系的德国联邦州,是德国联邦州层面开展对华合作的“先行者”,早在1984年就同安徽省建立友好省州关系。

下萨克森州也是德国的经济重镇,当地经济主要以高科技、电子、机械制造和汽车制造为主,还拥有一处深水港:威廉港。大众汽车集团被视为该州的经济支柱。早在1984年,下萨克森州沃尔夫斯堡市的大众汽车集团来华投资,在上海成立了中外合资企业上汽大众,成为中国第一个现代轿车生产基地。此外,总部位于下萨克森州的大陆集团、汉诺威展览公司等德企也已扎根上海多年。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有超过500家下萨克森州企业在中国投资兴业,其中200多家都集中在上海及周边。

在上海期间,魏尔表示,下萨克森州与上海同为经济重镇,在新的发展阶段下,也都面临着经济发展的共同挑战,“此次率领大规模企业代表团来华,就是希望加强与中国的紧密合作。我们不需要贸易保护主义,期待在规则框架下,共同挖掘两地合作潜力,为两地增加利益。相信通过双方努力,一定能取得更多成就,并实现双赢发展。”

除了与政府官员会面,魏尔一行还到访了中远海运。魏尔表示,航运业在中德经贸往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萨克森州希望同中远海运在航运、港口、供应链等领域持续深化合作,并将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加大新能源开发等方面携手前行。”

作为德国第三大港口,威廉港一直以来保持与中国市场的密切联系,也是重庆果园港、广州港海铁联运通道的合作伙伴。前述德方人员还告诉记者,如今随着中国电动汽车掀起出海热潮,威廉港下属的集装箱港区亚德港(Jade Weser Port)正在从这股中国汽车出口浪潮中受益,“港区目前停满了来自中国的电动车,希望扩建后能迎接更多的中国电动车”。

他还表示,离开上海后,代表团还将到访大众汽车位于安徽的工厂。自2021年起,安徽合肥一直稳定开行以威廉港为目的地的中欧班列。

“我们也可以从中国学习成功经验”

在德国甚至欧洲内部“去风险”的论调下,中德贸易依旧强势增长。德国经济研究所的报告显示,2023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总额达创纪录的119亿欧元,比上年增长4.3%。2023年德国对华投资占德国海外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10.3%,为2014年以来最高水平。另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中德双边贸易额为2531亿欧元。自2016年起,中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德国联邦统计局5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德国与中国的贸易额为600亿欧元,略低于德国和美国的贸易额632亿欧元,中国是今年第一季度德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德国联邦统计局表示,尽管最重要的进口商品有所减少,但在第一季度,德国许多日常用品以及能源转型所需的商品仍来自中国。例如,德国进口商品中,85.4%的光伏系统、86.3%的便携式电脑、60.5%的智能手机和45.4%的锂离子电池都来自中国。此外,德国进口的电动汽车中有25.9%来自中国。

数据显示,在出口商品方面,第一季度德国对华出口最多的商品为机动车及汽车零部件;紧随其后的是机械产品;第三大出口商品为数据处理设备、电气和光学产品,出口额33亿欧元,同比上涨3.7%。

近日,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GTAI)发布的《2023年外国企业在德国投资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外国企业在德国投资总额再创新高,投资额约为348亿欧元,同比增长37.5%。其中,中国企业对德国的投资兴趣显著增加,项目投资数量(200个)同比增长近42%,为2017年以来的最高值。中国企业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大幅增长,占总项目数量的20.5%,是2022年的3倍之多。

对于中德合作的新赛道,郑春荣认为,中德经贸合作的新增长点主要集中在绿色转型,尤其是新能源领域,如风能和海上发电等。“德国相关技术已相当成熟,双方在此有较大的合作潜力。不过,如何在德国对中国投资的需求与必要的安全管控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双方未来合作中需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他说道,“尽管政界人士主张多元化投资,但德国企业基于在中国市场获得的实际利益以及感受到的营商环境改善,更看好中国市场的前景。在作出风险评估后,他们选择增加对中国投资。”

魏尔在此次访华前就表示,大众汽车在中国已有40年的历史,“然而随着电动汽车和汽车数字化的不断发展,一个全新的时代已经来临。在数字化领域,中国作为竞争对手已经非常强大。此外,大众必须加倍努力,并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来实现数字化发展。”他说道,“仔细研究这些合作是非常有趣的,集团将会从中获得更多宝贵的经验。中国引入了德国技术的几十年之后,现在我们也可以从中国学习成功经验。”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深度关注丨“产能过剩”是假 贸易保护主义是真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4-06-23
德国媒体:朔尔茨访华为德国经济打开重要大门
央视新闻 2024-04-17
首站重庆!1年半后德国总理朔尔茨再访华,将向中国传递何种信息?
第一财经 2024-04-14
对Tiktok存在“安全担忧”?朔尔茨:德国政府计划进驻TikTok
观察者网 2024-03-02
德国北部首座商用绿氢工厂开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2-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