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蜂巢能源:在固态电池技术全方位创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8 16:18 阅读量:39308

近期,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容量快速扩大,动力电池对于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型的产品需求更加迫切,而固态电池凭借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方面的优势使之成为新的流量风口。一些车企在今年纷纷加速自己的固态电池布局进展,例如,4月智己L6上市,宣布搭载了业内首个量产上车的“超快充固态电池1.0”——900V快充固态电池;随后广汽埃安也宣布其全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量产装车。

作为被电动汽车产业链公认的下一代电池技术,不管是半固态还是全固态,很多电池企业在成立之初,就对这一电池技术早早进行研发布局,力求在材料开发、系统设计和回收利用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的技术创新和突破,以满足市场对电池技术的迭代更新需求。作为全球能源互联的高科技企业,在下一代电池的开发上,蜂巢能源同样先行一步,设立了多个前沿技术实验室,在固态电池和半固态电池方面不断进行研发。

在半固态电池领域,先后推出了第一代和第二代果冻电池,产品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快速充电等核心参数上全面领先于传统的液态产品。第二代果冻电池突破了中高镍掺硅体系膨胀的瓶颈,采用了二代果冻电解质和一体化复合正极技术,有效地抑制了内部短路的扩展。目前,蜂巢能源已经建立了一个4800㎡的果冻电池试制线,并且第二代果冻电池即将进入B样阶段,已经得到了国际某知名OEM的高度好评。

在全固态领域,蜂巢能源的研究集中在四种主要的固态电解质上:聚合物、氧化物、卤化物和硫化物。经过针对性的研究,蜂巢能源认为硫化物是目前固态电池的主要发展方向。硫化物具有高的离子电导率、低的比重和良好的加工性能,这使得它成为理想的固态电解质材料。350Wh/kg以上的高能量密度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核心技术,被视为目前高能量密度全固态电池的首选技术路线。早在2022年,蜂巢能源全固态电池实验室在国内率先完成20Ah级硫系全固态原型电芯的研发,该系列电芯能量密度达到350-400Wh/kg,顺利通过针刺、200℃热箱等严苛实验。

蜂巢能源固态电池研发在材料、电解质膜和电芯开发方面取得了迅速进展,获得了经验积累的同时并针对性的展开专利布局,已申请10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93项。在材料方面,蜂巢能源已完成正极包覆改性的开发;在电解质材料方面,自主开发的硫化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大于10.50mS/cm,并且具备在零下40℃露点环境操作能力;同时,电解质膜开发具备了大面积电解质膜制备能力,电解质膜的电导率大于2.3mS/cm,厚度最低仅有15微米;电芯开发方面,蜂巢能源20Ah全固态电池已经升级到第二代,电芯能量密度大于400Wh/kg。

编辑/王晋琦

相关阅读
多家公司发力全固态电池赛道 产业链伙伴攻坚装备材料
上海证券报 2024-05-28
蔚来150kWh电池包“只租不售”、6月正式上线 多家车企半固态电池“尝鲜价”
财联社 2024-05-02
固态电池“上车”风口再起:技术创新还是故事噱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4-16
“《荣耀老兵》-行走的关爱”公益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4
固态电池火了!龙头10天8板 产业链材料环节成本占比最高的电解质A股上市公司名单一览
财联社 2024-04-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