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人民教育出版社古籍典藏馆落成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4-12 18:17

4月12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古籍典藏馆落成揭牌。人教社图书馆馆藏的71种2376册明清善本古籍、近4万册线装书、1000余册清末教科书入住新家。

 

“这批古籍在国内出版界不多见,保存状态良好,基本没有删节和缺卷。版本也较为珍贵,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知名古籍版本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翁连溪对这些往日深藏闺中的宝贝赞不绝口。他以清代的《泛槎图》为例,“这是一本非常有名的游记,人教社藏的是清代道光的精刻本,图文辉映,版画非常精美,除了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外,还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史记》明嘉靖4年震泽王氏刻本也让翁连溪很兴奋。“它是王延喆影刻宋代黄善夫的一个本子,是同时期刻得最好的,还原度很高。”

   

展出古籍

人教社图书馆主任吴海涛说,去年,该馆组织国内知名文物鉴定专家对71种古籍善本进行了评估定级。专家评估认为,64种古籍善本可达到国家二级文物标准。

这些珍贵的古籍从何而来?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人教社刚刚成立,编辑干部可参考的图书资料匮乏,时任出版总署副署长的叶圣陶积极协调,从出版总署图书馆拨付了一部分珍贵图书给人教社,其中就有从原国民政府南京国立编译馆接收的部分古籍善本和清末民国教科书。此外,还有部分古籍为人教社根据教材编研需求自行购置以及少量的个人捐赠。

 

人教社总编辑王日春表示,未来,人教社将在妥善保护的基础上,对所藏古籍进行深度挖掘,创造性转化和利用。“我们将逐步对这些古籍进行数字化,以便学界更好地研究利用;对于部分学术价值高的珍稀版本,我们还将在专家的指导下,逐步进行整理和影印出版,以便更广泛服务社会。”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立夏|高温多雨时节,安全防范必知
应急管理部 2024-05-05
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希望父母对待孩子时多些耐心与引导
央视新闻 2024-04-30
2024年首都劳动奖状、奖章和北京市工人先锋号名单公布
北京日报 2024-04-30
档案去向、劳动合同、试用期约定……毕业前你应知道的事
人民日报 2024-04-27
超实惠!12306积分可以买高铁外卖!
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 2024-04-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