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以更大力度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2 07:15
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就必须瞄准世界能源科技前沿,聚焦能源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合理选择技术路线,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强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同时,进一步建设好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推进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9日就新能源技术与我国的能源安全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我们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更大力度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能源安全问题从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开始为人们认识,20世纪70年代初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导致世界石油短缺和油价暴涨,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国际能源署1974年成立后,正式提出了以稳定原油供应和价格为中心的能源安全概念,西方国家据此制定了以能源供应安全为核心的能源政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能源需求和价格快速增长以及对环境问题的担忧,以增加经济竞争力和减少环境恶化的方式,保证可靠的能源供应,成为能源安全的必然要求。

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如何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有力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首要问题。尤其是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的时代背景下,保障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能源保障基础不断夯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3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4亿千瓦,在全国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超过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接近40%。风电光伏装机突破10亿千瓦,在全国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风电光伏年新增装机翻番,接近全球年新增装机的60%。风电光伏产业关键零部件产量占全球超过70%,风电机组等关键零部件的产量占到全球市场的70%以上,光伏多晶硅、电池片和组件产量占全球比重均超过80%。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新能源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基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能源发展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推动者。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挑战。一方面,新能源的供应链安全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关键矿物(锂、石墨等)和关键因素(芯片、软件等)的安全供应问题不容忽视。另一方面,现阶段大规模储能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随着风、光、水等清洁能源成为支撑能源体系的主力能源,很多地区,煤电机组将承担深度调峰的工作,这对发电效率等提出挑战。

应对这些挑战,就必须瞄准世界能源科技前沿,聚焦能源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合理选择技术路线,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强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同时,要适应能源转型需要,进一步建设好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推进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加快构建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支撑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

因此,必须统筹好新能源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坚持规划先行、加强顶层设计、搞好统筹兼顾,注意处理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全局与局部、政府与市场、能源开发和节约利用等关系,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来推动转型变革,以更开放包容的态度来加强能源国际合作,以更好的服务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更大的力度来打造新质生产力,努力推动新能源科技创新走在中国式现代化前列。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栗玉晨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人民日报 2024-05-02
国家能源局:抓好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
中新经纬 2024-02-07
大兴大悦春风里2023年54家新店进驻 展望打造“京南家庭欢聚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1
四川省装机规模最大的新能源项目开工
澎湃新闻 2023-08-25
中国光伏风电产业何以领跑全球——中国高质量发展透视
新华社 2023-08-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