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特别时间点,刘国中赴地方调研,实地察看这一情况
北京青年报政知见 2024-02-22 22:18

据央视报道,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到天津调研。

一个背景是,当前正值冬小麦返青关键期;春耕即将从南到北大面积展开。同时,新一轮寒潮天气可能给当前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调研期间,刘国中强调,要“不误农时抓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等工作,为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刘国中还前往去年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受灾村,详细了解农业恢复生产、水毁农田设施恢复重建等情况。

现场

政知君注意到,此次调研期间,刘国中先后来到天津津南区和武清区,走进田间地头。

现场画面显示,他实地察看冬小麦苗情长势和春季田管、气象服务工作,深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农资企业,调研农业社会化服务、农资保供等。

调研期间,刘国中提到,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4年工作时,提到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紧接着,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刘国中出席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会议强调,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做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会议明确,要“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政知君注意到,履新国务院副总理之后,刘国中多次赴地方调研农业生产工作。

在2023年3月,履新不久的刘国中到河南、山东和四川的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一线进行调研。调研之后,他还在四川省德阳市出席了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

特别时间点

此次刘国中调研的时间节点也比较特别。

据人民网2月21日报道,我国粮食主产区春耕备耕、田间管理正陆续展开。

冬小麦是夏粮的主要品种,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一半以上,眼下,冬小麦正陆续返青,春耕春管也进入关键期。

在此次调研期间,刘国中提到,抓好春季田管、确保夏季粮油丰收,对稳定全年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当前正值冬小麦返青关键期,要抢前抓早,因地因苗科学落实田管措施,促进苗情转化升级。

当前雨水节气已过,春耕即将从南到北大面积展开。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一半以上、产量占全年六成左右,必须高质量抓好春耕备耕工作,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

此次在天津调研期间,刘国中还提到:

要做好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保供,加强农机作业服务保障,组织好农业社会化服务。

要实施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分品种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从春耕起就把大面积提高主要粮油作物单产各项措施落到位。

要落实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抓好设施蔬菜、肉蛋奶和水产品等生产,加强产销对接,确保“菜篮子”产品保供稳价。

防范寒潮

这段时间,龙年首场寒潮天气影响了我国多地。天气因素关系到春耕备耕的效率和进程。

此前,国家气象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延昊对媒体表示,此次寒潮天气过程对农业生产影响大,且影响范围广。

2月16日,农业农村部下发了紧急通知,部署防范应对工作,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影响和损失。

中央气象台预计,受寒潮影响,从21日到26日,我国中东部将出现持续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

此次天气过程低温持续时间长,强降雪、冻雨影响面广,与2月上旬雨雪冰冻天气影响区域高度重叠,可能给当前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在天津调研期间,刘国中强调:

要针对新一轮寒潮天气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做好灾害性天气防范和病虫害防控等应对准备,努力降低灾害损失。

前往受灾村

天津的“水毁农田设施恢复重建”等,备受中央关注。

去年7月底8月初,华北地区极端降雨,引发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天津东淀蓄滞洪区大片土地被淹。

今年2月1日至2日,习近平春节前夕赴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习近平现场听取天津全市及西青区受灾情况介绍,走进大棚察看蔬菜长势,向菜农详细询问大棚修复和蔬菜补种、销售等情况。

习近平还走进四世同堂的村民杜洪刚家,同一家人亲切拉家常,一笔一笔算灾情损失和灾后生产发展、就业增收账。

杜洪刚告诉总书记,洪水让家里10多亩玉米、蔬菜受灾,在党和政府帮助下很快渡过了难关,特别是蔬菜大棚修复快、时令蔬菜收成好。

此次刘国中在天津调研期间,前往去年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受灾村,详细了解农业恢复生产、水毁农田设施恢复重建等情况。

央视披露的画面显示,在天津,刘国中了解了天津市农业生产情况。

资料显示,天津市是全国7个粮食主销区之一。

2023年,面对60年一遇的洪水,天津采取超常规举措,有效对冲洪灾不利影响,全年实现粮食播种面积585万亩,同比增长3.5%,总产量255.7万吨,达到历史第二高位,亩产437.1公斤,单产水平位居全国第七,奋力夺取大灾之年粮食丰收。

刘国中提到,要继续抓紧修复灾毁农田、农业设施、水利设施等,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资料|新华社 人民网 央视 天津日报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政知新媒体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编辑/马晓晴

相关阅读
事关战略资源!刘国中赴新疆,选择的地点有深意
北京青年报政知见 2024-05-31
刘国中出国,与3国总统、总理会面,重申了这个重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0
特别时间点,谌贻琴赴奋战一线,提出最新要求
北京青年报政知道 2024-04-18
“因地制宜探索”!刘国中离京赴地方,有一个特别之处
北京青年报政知道 2024-03-22
李强对做好春季农业生产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新华社 2024-03-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