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品读|泡菜坛、竹篮、陶缸,姥姥的三件宝贝
半月谈 2024-01-23 08:00

姥姥有三件宝贝。

第一件是她的泡菜坛。坛是土坛,深褐色,敞口,器型圆润,带一个密不透风的盖子。姥姥将辣椒、白萝卜、胡萝卜、豇豆等切块或切丁,放进去,加上粗盐,添上水,放到阴凉处,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姥姥只读了一年半书,但她了解土坛的诸多优点,尽管后来可以用玻璃瓶和陶瓷坛了,可她坚持不用。她说玻璃和陶瓷透气性不好,泡菜容易起白沫和变质,远不如土坛。一段时间过去,姥姥将泡菜坛捧过来,轻轻打开盖子,一股泡菜特有的酸香顿时弥散开来,闻之便觉神清气爽。拿筷子夹出一点,盛在碟子里,清清凉凉的,有红有绿有白,看着就惹人喜爱。泡菜用来佐餐,或者干脆就是主菜,都能让年幼时的我多吃一碗饭。童年记忆里,姥姥的泡菜是世界上最可口的美味。

第二件宝贝,是她的竹篮。竹篮已经非常破旧,边缘呈现出一种温润的暗红,一块土黄色的格子粗布常年将它遮盖得严严实实。竹篮被一根草绳吊在半空,当有风吹进来,竹篮便摇摇晃晃。小时候的我站在旁边,看钟摆一般荡来荡去的竹篮,感觉着慢悠悠的时光。竹篮挂在空中是为了防鼠,那里面总是放着一些让我惦记的美食:硬邦邦的馒头、不知放了多久的煮鸡蛋、在灶坑里烤熟的红薯、蛋黄冒油的咸鸭蛋……每次我去姥姥家,她都会解开栓住竹篮的草绳,将篮子一点一点放下来。那是一个神圣的时刻,姥姥仰着头,小心翼翼地松着绳子,竹篮一点一点下降;姥姥盯着竹篮,阳光照在她的脸上,那张脸即刻变得煜煜生辉。虽不知她的竹篮里装了什么,但站在旁边的我,早已经垂涎三尺。

姥姥的第三件宝贝,就是她的陶缸。缸本是贮水用的,后来舅舅在院子里打了一口井,这个缸就被姥姥用来储物了。每当姥姥牵我来到大缸前,她就会变成为一个魔术师,从缸里掏出糖果、汽水、花生、瓜子、点心、苹果、柿饼……这些东西,有些刚放进去没几天,有些则放进去很久了。记得有次我整整一年没去姥姥家,过年时去,姥姥从大缸里掏出一只发霉的面老鼠。老鼠用豆面捏成,活灵活现,背上一个圆圆的小坑,添上豆油,加上绵捻,待正月十五,成为生肖灯,据说依着灯焰的大小与颜色,便可判断出生肖所代表的这个人一年的运势。头年刚过完年姥姥就为我捏好豆面灯,期待我正月十五能够过去,结果那年我因感冒没去成,姥姥就将那个豆面灯留了整整一年。姥姥削去表面的霉斑,再切成薄片,少许油煎一下,然后炒菜吃。切成薄片的豆面灯有一点豆腐干的味道,很耐嚼,喷喷香。相比竹篮和泡菜坛,我更喜欢这个大缸。毕竟苹果、汽水和糖果不是幼年的我平时能够吃到的东西。

姥姥的三件宝贝,陪伴她一点一点老去,也陪伴我一点一点长大。后来我读中学,进城,读大学,结婚,生子,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去姥姥那里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但每次去,姥姥还是会放下她的竹篮,从里面拿出豆包或者煮鸡蛋。这些东西不能久放,舅舅告诉我,姥姥对我的归期总是把握得很准。她怎么可能把握不准呢?每年只有两个节日,我才可能回去;每次回去以前,我总是先给她打一个电话。

然后,姥姥会捧出她的泡菜坛,打开盖子,展示我即将吃到嘴里的泡菜。依然是熟悉的酸爽气味,那气味让我瞬间回到童年。这时姥姥开始喘息,我才发现自己一直忽略了一个事实——我小的时候,姥姥已经是一位老人,如今近三十年过去,姥姥更加苍老了,而我却始终以为姥姥还是当年的模样。她已经以一位老人的身份陪了我二十多年,我不知道,她还能陪我几年?

再然后,姥姥隆重地掀开她的大缸。大缸里,花生、瓜子、点心、雪饼、苹果、柿饼、牛奶、酸奶……姥姥将它们一一掏出,堆到我面前,说,吃吧,小宝。即便我已年近四十,姥姥仍然唤我“小宝”,唤我时,依然是多年之前的语气和表情。舅舅告诉我,这些东西,姥姥已经攒了一年,从年初,攒到年尾。我看一眼牛奶和酸奶,它们已经过期多日。姥姥说那是春天时候邻居送她的,她用不上,就一直留到现在,等我回来。

过期了吗?姥姥不安地问我。

姥姥总是将我去看她的时间,拿捏得很准。她留给我的东西,又怎会过期呢?

明明是我回来得太晚了啊!

原标题:《姥姥的宝贝》

作者:天涯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品读|长在地上的“猪耳朵”
半月谈 2024-04-11
生活|泡菜和筝,琴瑟和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5
生活|泡菜和筝,琴瑟和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5
赏读|蓝先生 准备好三件宝贝展示给我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1
品读|父亲的扁担
半月谈 2023-10-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