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关注|张柠长篇小说《江东梦》:一部“大历史中的青春传奇”
当代 2023-09-20 20:00

张柠长篇小说《江东梦》正式发布:

一部“大历史中的青春传奇”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活法,一代青春有一代青春的追忆。8月18日晚,张柠“青春三部曲”收官之作——长篇小说《江东梦》新书发布活动在佛山悦读节暨南国书香节佛山分会场成功举办。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蒋述卓,广东文学院院长、鲁奖获得者、作家魏微作为特邀嘉宾,与张柠展开精彩对谈。

张柠“青春三部曲”由《三城记》《春山谣》《江东梦》三部长篇小说组成,分别书写了“80后”都市青年、“50后”乡野青年、“30后”抗战青年的青春故事。三段不同的历史,三个社会的挑战和难题,催生了三种不同精神面貌的时代青年,以及他们不同的人生抉择。

“我的三部曲的写作跟一般的作家也不一样,我是逆着时间线写的。我先写第三部,就是子辈的青春时代的生活。然后再写他父辈的青春时代生活,写了父辈以后再写第一部,他爷爷奶奶辈的青春生活。”张柠分享道,文学创作是他年轻时代的梦想,近年来他在严谨的逻辑思维和自由的形象思维之间不断切换,进行了很多创作。

“《江东梦》写我的父辈,抗日背景下的青春生活,对我而言是非常难的。”张柠感慨道,对于自己没有经历过的年代,想要还原那时候的青春故事难度很大,只能从几百万字的历史档案和亲人片段的讲述、日记里面寻找写作的素材:“两个人在租界的小茶室,走进去喝什么茶、掏多少钱、什么样的钱什么面值,都要看大量的史料。”他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贴合、靠近那段不熟悉的生活,将身边亲历者的回忆和情感投射进作品的讲述。

除了历史小说本身的困难,抗日战争年代题材的创新也是张柠写作面对的难题。“抗日战争给20世纪中国人带来巨大的创伤,所有的文学家、艺术家都在表达它。该说的都说尽了,该表达的都表达完了,再写很容易重复。”张柠认为,这样的题材,更要掂量怎么写、写什么,“我最后就选择写‘边角’,写被以前宏大叙事所遮蔽的日常生活,写年轻人在抗日背景下的爱与恨。”

蒋述卓在现场分享了自己的阅读体会,他说:“读完《江东梦》,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三个方面,首先是书中描绘的普通民众的生活,以及在这普通生活中体现出来的青年人的爱国追求,堪称‘大历史中的青春传奇’;其次,作品中人物很多,丰富的细节让这些人物都很立体、饱满,张柠特别能抓住人物最敏感的内心状态;最后就是这部小说对那个年代民间文化的深入挖掘,融合了说书、歌谣谶语等手法。”

在“青春三部曲”中,张柠以每一代人所遇到的核心问题为架构,连缀起近百年的中国青年生活史,同时从细微处想象三代青春的生活图景,激发青年读者的人生思考。“青春的故事,可能是文学永恒的话题。”魏微非常认同张柠“青春三部曲”的立意。她从一句歌词引入,“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正年轻”,张柠的“青春三部曲”正是一部中国的成长简史,这三部作品营造出的历史感使得它们厚重且深刻。

活动现场:张柠X蒋述卓X魏微

张柠、蔡崇达畅谈

诗与史中“躺不平”的青春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长江边的江东市里,一座德茂公寓见证着历史的风云变幻、人们的命运流转。乱离中身不由己却从未放弃追寻的三姐妹,整整一代人,如何铸就民族史诗般的青春之歌?8月20日下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广州购书中心、珠江公园共同主办,湾区书屋承办的《江东梦》新书分享会成功举办,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柠携新书《江东梦》,与著名作家、“读懂中国”文学院执行院长蔡崇达展开精彩对谈,围绕“诗与史:严酷时代的青春之旅”主题,分享“青春三部曲”中的动人故事。

三代人的青春三部曲

张柠的“青春三部曲”《江东梦》《春山谣》《三城记》书写“三代人‘躺不平’的青春”,这显示出作者的问题意识和对现实准确的洞悉。回望三部曲的创作,张柠在现场分享了对各个时代青年面对的挑战的思考,分析不同时代年轻人的青春命题。

“30年代、40年代的年轻人哪怕想躺平也不行,天天炮声和枪声都响着,人们整天处于紧张的状态。所以年轻人十六七岁就开始上前线,步行前往,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这是那代年轻人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张柠感叹,军队行进的目的地、路线、方式都需要作者花大量的精力去查,就是为了在小说中准确地表达当时年轻人的感受。

“今天的年轻人跟前两代人相比,面临的挑战其实更多。互联网、教育、生存都是年轻人需要面对的,他们的难题更多维。”张柠称,21世纪的青春生活里,有着与前两代人不同的时代苦恼,除了应对社会性的选择,青年还要面对情感选择,每个时代都有着不同的考验,所以“青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值得一直探索下去。

蔡崇达对此感同身受,他表示,越意识到外部世界的复杂、巨大和沉重,年轻人就越有可能去包裹自己、封闭自己。“他们就躲在那里,但实际上他们知道真实世界的引力。真正想躺平的人是不会说自己在躺平的,说躺平其实是在‘呼救’。”

蔡崇达也在现场分享了自己对于《江东梦》的阅读感悟。“我知道这种创作的过程太难了,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张柠老师对历史真实感的追求,这意味着他付出了难以想象的时间和心力。我觉得写作者就是应该像这样,对写作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敬畏的心。”蔡崇达说道。

“诗比历史更永久”

在张柠看来,之所以选取每一代人的年轻时期作为书写对象和小说主题,不仅是因为“任何一个时代的矛盾都集中在年轻人身上,所以他们是观察一个时代最典型的视角。”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人在年轻时期的行动最能代表他们自身。“年轻人被大历史抛进社会,总有人是敏感的、软弱的,因为敏感而格外不确定,所以年轻人是一个谜,我写的是人之谜。”

蔡崇达分享道,“青春是永远推陈出新的,青春是不断蓬勃发展的,青春是声音嘈杂时而无序但是充满生命力的。张柠老师一直跟青春的力量在一起,我觉得他也在用青春的生命观、青春的世界观对待生活。”

张柠曾于2000年出版过一部文学批评文集,书名为“诗比历史更永久”。现场,他借这一标题分享道:“诗比历史更永久,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信念。诗就是生命最本真、自由的状态。为什么对大多数人来说,诗性随着成长会越来越少?是因为我们诞生到这个世界上来,各种各样的大道理、大主题把它压抑了。”

诗意在年轻人身上保留得最多,而“诗与史的冲突也是青春三部曲的叙事得以进行的重要推动力”。“青春三部曲”中每部都出现了精神脆弱的青年角色,在张柠看来,这些年轻人往往都是理想主义者,这些人物可能是失败的,但一定是可爱的。

作者简介:张柠,作家,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三部曲”(《江东梦》《春山谣》《三城记》)及《玄鸟传》,中短篇小说集《幻想故事集》《感伤故事集》,长篇童话《神脚镇的秘密》等。出版学术著作《土地的黄昏》《文学与快乐》《民国作家的观念与艺术》《感伤时代的文学》《枯萎的语言之花》《叙事的智慧》等。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刘学安长篇小说《留城吟》上市 再现汉张良封地古留城不为人知的历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7
文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恩·福瑟小说《三部曲》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8
福利!邀您免费观影《封神第一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0
专栏|一部好的长篇小说跟人生一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23
从戏曲界转向政界,茅奖作家陈彦新出《星空与半棵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