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打造“光伏+综合治沙+养殖”新产业 中航集团十年帮苏尼特右旗脱贫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9 16:47

荒漠地带长出蔬菜、地方肉羊成知名品牌、光伏电站为牧民增收还能治理环境……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于2019年4月正式退出国家级贫困县(旗)序列,不仅有传统的畜牧业养殖,也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了新的产业。

微信图片_20230719165021.jpg

发展新产业 光伏项目能发电、治沙、放牧

在赛汉塔拉镇都呼木嘎查304亩的集体草场上,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依次排开,宛如一片蓝色“海洋”。利用“光伏+综合治沙+养殖”模式,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提供就业岗位,还有利于环境治理。这是苏尼特右旗首个光伏扶贫村级电站项目,于2018年9月27日开工建设,12月29日实现并网运行,2019年一季度累计发电达286.46万千瓦时,实现发电收入186.2万元。项目建成投产发电,标志着光伏扶贫已成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为苏尼特右旗培育了新的产业,为壮大贫困嘎查村集体经济开辟了新路径,为解决贫困农牧民群众稳定脱贫提供了新手段。

微信图片_20230719162423.jpg

苏尼特右旗发改委主任郭牧介绍,当地最好的资源就是风和光,一年光伏日照时间3200小时、风的有效利用时长为8400小时,均属于国家一类区。“传统的牛羊养殖因受动物疫病、降水量少等因素影响,牧民收入并不稳定,但光伏电站项目的收益分红稳定,安全性更高。从脱贫前后来看,脱贫牧民一年的收益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扶贫电站分红。”

从环境治理的角度来讲,光伏板相当于遮阳蓬,能减少底下的土地中水分的蒸发,利于植被恢复,牧草长势更好。“牧民可以直接让牛羊在板下吃草,也可以将牧草收割后运回家中。”郭牧表示,该项目涉及建档立卡贫困嘎查村34个,帮扶贫困户1118户、2817人。估算总投资5043.35万元,由旗人民政府负责筹集。其中中央专项扶贫资金532万,自治区光伏扶贫建设补助资金1261万元,国航帮扶资金1207.06万元。项目建成后,按年发电小时数1600小时计算,年均上网电量为1241.4万千瓦时,实现税前售电收入715.79万元。项目形成的资产全部折股量化到嘎查村集体,收益归嘎查村集体,用以开展公益岗位扶贫、小型公益事业扶贫、奖励补助扶贫等。扣除运维成本和税金,使全旗34个建档立卡贫困嘎查村和1118户贫困户得到扶持,持续帮扶20年。其中国航扶贫资金可以带动8个嘎查,贫困户267户714人脱贫。

据了解,除了通过设置公益岗位的方式让牧民有活干、有钱赚,还有一部分收益会用于贫困户大病救助、入学困难学生帮扶、修建基础设施等方面。

十年来 中航集团无偿投入帮扶资金9500万元

据苏尼特右旗政府官网信息显示,该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部,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18.15公里。全旗地处荒漠半荒漠草原,属干旱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170—190毫米,蒸发量达2700毫米左右。境内矿产资源相对富集,风能、光能资源较为丰富,苏尼特羊和苏尼特双峰驼是自治区优良畜种,还被命名为“中国骆驼文化之乡”。

微信图片_20230719162414.jpg

历史上,苏尼特右旗曾是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辽阔草原。现在全旗总面积2.2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8万人,是一个汉、蒙、回、满等11个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边境牧业旗,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旗。2022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为432222万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8750万元,同比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63766万元,同比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89706万元,同比增长9.7%。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2%、17.8%和66%。人均生产总值达70280元,比上年增长8.8%。

据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航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2年与内蒙古苏尼特右旗确定结对帮扶关系以来,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方面亮点频出,助力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于2019年4月正式退出国家级贫困县(旗)序列。

据中航集团统计,2012-2023年十年间,中航集团累计向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投入无偿帮扶资金9500万元;引进帮扶资金446万元;引导员工采买及帮助销售帮扶地区农特产品超过1.73亿元(员工消费帮扶1.62亿元,帮助销售1100万元);协助当地培训各类基层干部、技术人员超过2130人次;扶贫专项招聘员工34名担任空、地勤岗位工作,其中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9人。

助力品牌推广 研发特色航空餐让“牛羊上蓝天”

值得一提的是,中航集团还助力“苏尼特羊”“苏尼特双峰驼”成为苏尼特右旗中国地理标志商标,对有效打造畜产业链和畜产品品牌提供了新支撑。

微信图片_20230719162418.jpg

据了解,苏尼特羊是内蒙古优良的地方肉羊品种之一,以肉质嫩,口感好而名扬全国。因耳朵、眼睛、鼻子、嘴巴都是黑的,全身其它地方都是白的,还被称为“熊猫羊”。1986年被锡林郭勒盟技术监督局批准为地方良种;1997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为其命名;如今,苏尼特羊被内蒙古自治区验收命名地方良种;2007年苏尼特羊肉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0年,顺利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正式进入国家优良畜种行列。

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中航集团投入帮扶资金300万元,在额仁淖尔苏木乌日希勒图嘎查建设了苏尼特肉羊养殖基地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可增加牧户自身发展的生产动力和壮大嘎查集体经济收入,截至2022年底有248户646人牧民受益,累计收益达64.5万元。2020年中航集团投入708万元,建成苏尼特羊核心育种场基地项目,把养羊与改良草场、保护草地的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建设“锡林郭勒羊中国特色农牧产品优势区”,加强苏尼特羊良种选育提高和保种繁育。为了提升苏尼特羊的知名度,还在部分航线和休息室提供精准研发出的苏尼特羊蝎子、红焖羊肉等特色航空餐食。

中航集团还借助当地草原荒漠半荒漠的特点,适合养殖双峰驼的优势,先后投入800余万元,建成了双峰驼基地项目,基地最多时集中骆驼400峰,去年挤奶46吨。据当地牧民介绍,一斤驼奶的价格在60元左右,一只骆驼一天产奶七八斤,“现在挤驼奶是一项新的收入来源,产生的收益可以弥补一部分购买草料的成本。”

此外,蔬菜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2021年中航集团投入797万元,建设了赛汉塔拉镇蔬菜扶贫基地扩建项目。让荒漠地带长出蔬菜,服务群众的“菜篮子”。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生态旅游、绿色养殖、光伏海……冷资源变热产业 “山海协作”激活高原“多巴胺”
扬子晚报 2023-09-11
锡林郭勒草原上的“北京来客”:6年协作换来农牧区巨变
中国新闻网 2023-04-15
视窗 |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半荒漠化草原建光伏
新华社 2022-08-19
京蒙协作助推苏尼特右旗高质量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21
北京经开区与苏尼特右旗共促首个重大合作项目顺利开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