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自带创新与突破基因 老牌建筑设计院成科创型国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2 17:26

不管是人民大会堂、军事博物馆等经典建筑,还是大兴国际机场、冰丝带、卢塞尔体育场等现代设施,背后都离不开一家与共和国同龄的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创新与突破。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建院”)在传统生产力要素上,正通过绿色低碳、数字科技等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为与共和国同龄的建筑设计院,进入到新时代,北京建院又担负起改革创新的责任。“北京建院是一家专注于建筑设计的科创型国企,我们的目标是要使用数据科技手段实现新技术和高科技的集成,再通过集成把科技成果实现转化。” 北京建院副总经理郑琪举例称,比如把目前最先进的材料、抗震技术、数字技术,集中到具体的一栋建筑上去,让梦想照进现实。

被国外报纸冠以“世界新七大奇迹”榜首的大兴机场,最大的创新在于航站楼与轨道交通之间设置了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隔震层,通过振动控制的研究,确保了地铁列车和京雄城际高铁在航站楼下呼啸而过,而身处航站楼丝毫感受不到轨道交通带来的震动,这就是实现创新突破、技术攻关带来的成果。

而卢塞尔体育场造型为阿拉伯传统的金钵,是世界上同类型索网体系中跨度最大、悬挑距离最大的索网屋面单体建筑。

北京建院在绿色建筑方面的创新也是科技感满满。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建院的科研楼和院史馆本身就是低能耗示范项目。上世纪八十年代投入使用的科研楼,经过智能化节能改造后能耗减少六成以上,并被评为国内首个既有建筑被动式超低能耗改造典型样板。

北京建院在设计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时,也采用了减碳技术,例如,以组合加湿的方式,取消了燃气蒸汽锅炉,每年预计可减少约600吨直接碳排放;采用冰蓄冷系统,利用夜间低价电进行制冷,用于白天高价电期间的能源需求,减低供电煤耗。

此外,北京建院在数字设计、数字建造、数字运营、元宇宙和人工智能领域进行了深度探索。在元宇宙领域,北京建院相继建立数字藏品和元宇宙设计业务线,成为唯一一家进军元宇宙的大型国有建筑设计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与商汤科技合作,打造BIAD超级工场,以AI大模型及行业算法赋能“建筑与城市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设计、建造、运维和管理”。目前正在AIAD概念创意出图、CHAT智能助手、吉祥物及其数字人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开发。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深圳建筑设计新规即将出台 住宅限高150米 减少“公摊”提高“得房率”
广州日报 2024-05-15
深圳建筑设计新要求:减少公摊面积,提高得房率,住宅150米限高
深圳特区报 2024-05-14
展览|马国馨:我的设计生涯——建筑文化图书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8
活动|《朱启钤与北京》首发式在北京成功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1
“2023凯德青少年创想家”建筑设计大赛榜单揭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