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寒露带着寒气来了,你还没开始养生吗?
疾控U健康 2023-10-09 16:30

《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唐代 元稹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最近,大家是不是觉得天凉了不少啊?那是因为寒露带着寒气来啦!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就像唐代诗人元稹描述的那样,进入寒露节气,万物凋零,自然界开始呈现衰败、肃杀的气息,也标志着从秋高气爽到严寒深冬的过渡和转折。

此时节,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昼夜温差较大,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日常生理活动也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 以确保体内的阴阳平衡。下面,小U从饮食起居这四个方面整理了寒露时节的养生秘诀,助你顺时养生,快来学一学吧~

寒露饮食:少秋燥、多润养

1、滋阴润肺

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益胃生津为宜,少吃辛辣刺激、熏烤等食品。新鲜的谷物、花生、核桃、芝麻、萝卜、莲藕、银耳、百合等,都是滋阴润肺的不错选择。此外,汤羹类食物,如用麦冬、山药、枸杞子等与鸡、鸭、猪、羊等食材搭配煲汤,是这个时节很好的食疗补品。

2、多饮水

秋季干燥,多饮水不仅能有效补充身体水分,还能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等疾病,建议每天饮水量保持在 1500~2000ml。“朝盐晚蜜”——晨饮淡盐水,晚喝蜂蜜水的方法,也能起到润肺、养肺、通便等作用。

寒露起居:少贪凉、多保暖

1、防寒保暖

进入寒露后,昼热夜凉,应适时增减衣物,预防凉气入体诱发疾病。中医认为:“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寒露时节后,我们可以穿保暖性能较好的鞋袜,还可在睡前用热水泡脚,保证足部的保暖。此外,防颈寒也不容忽视。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平时可以选择穿立领装,佩戴围巾、丝巾或者披肩,帮助颈部保暖。

2、注意保湿

秋季人体皮肤日蒸发水分在600毫升以上,很容易出现鼻燥、皮屑增多等症状。在洗脸、洗澡、清洁皮肤后,记得及时涂抹润肤品,保持皮肤滋润。

3、适当运动

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登山、慢跑、散步或练太极拳、八段锦都是不错的选择。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果过度运动,会增加人体的疲惫感,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

寒露养心:少悲秋、多豁达

常言道“自古逢秋悲寂寥”,万物凋零之际,容易让人产生“伤春悲秋”的情绪,此时应当注重情志调节,及时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的心情,以调节时令变化带来的身心不适。有条件还可在居室及周围种植一些适宜的绿植花卉,让环境充满生机,既可净化空气,又促进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寒露节气养生保健[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22,(10):67-68.

[2] 寒露养生[J].湖南中医杂志,2021,37(09):77.

[3] 寒露过后,你需要的“冬季养生法则”[J].科学之友,2017,628(11):68-71.

撰稿:中医科 黄凌

来源:疾控U健康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霜降啦!这个部位的保暖要跟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7
霜降柿子红,时至秋日终,养生请牢记三宜三忌!
人卫健康 2023-10-24
二十四节气•秋分 | 叮叮,秋分养生指南送到,助你度过“多事之秋”
疾控U健康 2023-09-23
明日白露,这个节气三大养生食疗方,您收好!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9-07
立秋时节,如何开启养生之道?
病案通 2023-08-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