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酱香拿铁”火爆全网,这些人不建议喝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3-09-07 21:27

近日,“酱香拿铁”火爆全网,忽然整个朋友圈都在“带酒上班”↓↓↓

无论是少量多次地饮酒,还是长期大量饮酒,都会增加身体健康损害的风险。

因为酒精对人体的损伤是蓄积的,只要摄入酒精,人体器官就要承担分解酒精的压力。随着饮酒量的增加,小损害就会积累成大损害,患上多种疾病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饮酒者变化的大脑区域

科学家扫描了饮酒者的大脑,并调查了他们饮酒的习惯。结果发现,和从不喝酒的人比起来,无论是长期大量饮酒,还是只喝一点点的人,这些饮酒人士的大脑状态都更差。

最安全的饮酒量是0,也就是不!喝!酒!

所以,要怡情也别靠小酌了,没有喝酒习惯最好继续滴酒不沾。

如果有时不得不喝酒,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无论男女,每日酒精摄入都要控制在15克以内。

具体是多少酒?你可以用1500除以酒精的度数进行简单估算:

4度啤酒:要控制在375毫升,大概是1小瓶或1小罐。

或者10度葡萄酒:要控制在150毫升以内,大概是标准容量(430毫升)的葡萄酒杯的1/3杯。

或者56度的白酒:要控制在27毫升以内,那100毫升的二锅头就得差不多4个人分着喝。

另外喝酒时吃点东西、小口小口慢慢喝,别和碳酸饮料混着喝,这都有利于减缓酒精吸收和对肝脏的伤害。

喝酒会导致60多种疾病风险上升

2023年6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牛津大学团队合作在《自然·医学》医学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对50余万国人分析显示:男性饮酒会导致61种疾病风险上升!

研究显示约1/3的男性有饮酒习惯(每周至少喝一回)。而且这61种疾病中有28种曾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可与饮酒有明确关系,比如酒精肝/肝硬化、几种消化系统癌症(肝癌、食管癌等)、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每周酒精摄入量每上升280克,就与这28种疾病风险整体上升22%有关。

这里还要提醒你,女性对酒精所致的肝损伤更敏感,较少的剂量和较短的饮酒年限也可能导致严重的酒精性肝病。

吃药期间不喝酒

“头孢配酒,说走就走。”

头孢类药物中经常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结构,它会使酒精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醛无法氧化为乙酸,导致乙醛在体内蓄积,最终危害生命。

头孢配酒一个半小时左右,轻者会出现头昏、心慌、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等情况,甚至危及生命。

这10类人最好不要饮酒

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夏公旭曾在采访中提醒道,以下10类人最好不要饮酒。

1.肝炎病患者。酒精进入人体,对肝功能有抑制和毒害作用。患有肝炎病的人,不节制地饮酒等于慢性自杀。

2.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酒精摄入过量会使血管扩张,血压升高。或者诱发心律不齐、心跳加速等不良症状。

3.痔疮患者。饮酒既是痔疮发生的诱因,又是加重症状的因素之一。

4.妊娠期妇女。孕妇如饮酒过量,可能会使胎儿产生酒精中毒症,易引起畸形和流产等现象。

5.眼病患者。酒中的甲醇过多摄入体内对视网膜有明显的毒副作用,阻碍视网膜产生感觉视色素,导致眼睛适应光线能力下降。因此,高度近视眼、青光眼病人不要过量饮酒。

6.尿路结石患者。啤酒中含有可以促使尿路结石发生的钙、草酸及鸟核苷酸等成分。

7.哺乳期的妇女。酒精会进入乳汁,不利宝宝健康。

8.痛风患者。啤酒本身就含有嘌呤,嘌呤分解代谢产生尿酸,因此酒精本身就是引发痛风的高风险因素。

9.骨质疏松患者。酒精会抑制钙和维生素D的摄取、活化,直接对抗成骨细胞的作用。

10.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患者,即使饮用少量的或低度的酒,也足以破坏其胃黏膜,加重病情。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别信少喝酒对大脑好!这4类人千万别喝
马上营养 2024-02-27
喝酒到底会不会影响血糖?答案出乎意料
糖尿病网 2023-09-30
“酱香拿铁”刷屏!咖啡配白酒真的健康吗?这几类人要慎重
人民网科普 2023-09-13
这4类人喝酒,比一般人更危险|全国拒绝酒驾日
马上营养 2023-09-10
适量饮酒,勿信谣言
人卫健康 2023-06-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