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深圳社康“剧本杀”式培训急救 194家社康机构已完成200余场培训
南方都市报 2024-06-12 12:36

“心跳回来了,但嘴唇还是紫的,怎么办?”

近日,在位于龙岗区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第二医院下辖社康中心,医护人员刚刚完成一次“剧本杀”式的急救培训,医护人员是玩家,而社康里的“病人”、模拟人、急救设备都是他们“play的一环”,还有一个导师通过手上的Pad暗中“修改”剧情的走向,并随时跳出来质问医护人员的操作:为什么会有这个bug,怎么办?

这就是深圳在国内首创的社康急救原位模拟培训演练,非常考验医护人员在真实场景下的随机应变能力。从2021年“试水”至今,这套系统已经为194家社康机构完成了200余场培训,培训超过2800人次,大大提升了社康医护的救“急”能力。

再现接诊、问诊、急救处置等流程

在一般人眼里,社康中心就是看感冒发烧等“小病”的地方,其实这是一个误解,社康全科医护看的不是小病,而是占比超过80%的常见病、多发病,这就包括了脑梗、心梗、外伤等常见的急病。社康医生既是“家门口”的全科医生,也是家门口的“急诊科医生”。

国外的全科医生培训,往往会强调处理急病、急症的能力。在国内,深圳也开始将社康“救急”的培训视为重点。

2021年,深圳市卫健能教中心创新引入“急救培训神器”——社康急救原位模拟,在社康机构开展沉浸式全流程培训。

这套系统包括高端智能模拟人、模拟导师、标准化病人、工程师等整套培训资源,让社康医护人员在现场进行沉浸式团队模拟演练,全流程再现急救病人接诊、问诊、急救处置、转诊等流程。

培训中的“病人”不仅仅是真人,还是通过专业训练、能够准确表现病人实际临床问题的真人,称为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SP)。

而高端智能模拟人也非常强大,能够显示出多种生理、神经症状以及超过145种药物的药理反应,比如瞳孔反射、脉搏血压、抽搐、血氧、体液分泌等。

在全程没有剧本、没有彩排的情况下,医生要过五关斩六将,勇闯鬼门关,把“患者”从死神手里抢回来。

根据《深圳市卫生健康“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深圳的社康机构要达到1012家,实现每万人口拥有5名以上全科医生。社康机构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往往是第一时间发现急危重症,尤其是隐蔽性较强的急危重症的场所。医护人员能否及早识别潜在急危重症患者,并第一时间施救,在全市的急救网络中具有“第一把关人”的关键作用。

导师天团“爆改”1900多个bug

这种原位模拟演练模式,不同于以往的任何培训模式,主打一个“突发、真实”。

在模拟演练的全过程,专业导师会根据医生的急救处理方式,通过手上的智能Pad,全程控制病情走向并核查,在抢救过程中不断“人为制造问题”,全面考验社康人员的临床急救能力。

这对医护人员来说,绝对是一场酣畅淋漓的“生死大考”。每一个小bug,都逃不过导师的“火眼金睛”。在迄今完成的200多场模拟演练里,导师已经揪出了1900多个bug,比如急救技能不足、药物使用不熟悉、抢救设备使用不熟悉、复苏过程关注不足、角色轮换不足、闭环沟通欠缺、上墙流程老旧、抢救室布局不够合理等。

每次模拟培训结束后,专业导师会和社康医护团队一起复盘,比如“胸外按压深度多了还是少了?通气质量高不高”等。模拟抢救的每一个细节都会被智能设备记录下来,医护人员可以在全程录像的“社死”回放中,纠正每一个操作失误。

参加过培训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梅林一村社康中心主任魏刚指出:“社康大部分时候比较少遇到急救情况,但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除了理论学习,最重要的是联系实际,通过这种实操暴露问题,再进行反思总结,这是非常重要的。”

罗湖南山坪山龙华大鹏等将陆续加入

社康机构急救能力提升原位模拟培训,是国内首创的面向基层医疗机构的规模化情境模拟培训项目,从2021年“试水”至今,3年来它已经“爆改”了194家社康。

该培训已在深圳多个区铺开,其中宝安区提出了《宝安区社康急救能力原位模拟培训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计划培训170家社康机构,三年实现全覆盖。

此外,福田区目前也有82家社康机构参加了培训,龙岗区、光明区和盐田区已开展初步尝试,今年继续扩大培训面。下一步,罗湖、南山、坪山、龙华、大鹏等区(新区)也将陆续加入赛道。

这波专业抢救技能上的“爆改”,已初见成效,接受培训的社康医护人员迄今至少成功抢救了9例急诊病人。

这种崭新的社区急救培训“深圳模式”正从深圳“蔓延”到全省。在广东省卫健委2023年度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中,《基于原位模拟训练技术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诊急救能力提升项目的应用推广》项目已获得立项,将根据政策导向在全省推广。

2023年,深圳还制作了全国首部社康机构急诊急救指导手册,以最新循证医学证据为指导,集市内外临床专家的丰富实践经验,系统总结了社区各种常见急危重症的早期识别、应急处置和紧急救治,将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一本最新的“实用指南”。

文/李榕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 | 班主任用海姆立克法施救成功,普及急救培训功不可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1
视点|小朋友变身“急救侠” 朝阳区水碓北里幼儿园开展急救知识培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20
广西护师团队“铺”急救“高速路” 为乡村民众赢得“黄金救治时间”
中国新闻网 2023-06-02
现场|深圳机场举行大规模应急救援综合演练
新华社 2023-04-24
深圳:诊疗量骤然增加数十倍 感染“峰值”期间 社康机构成为“主战场”
南方都市报 2023-01-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