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中消协发布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0 16:39

10月20日,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监测发现,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消费维权问题集中在景区管理、交通出行、价格波动等方面。其中,南阳音乐节盗窃事件、网红景点阿那亚被冲卡、高铁超员旅客滞留、酒店节假日涨价成潜规则等问题被点名。

2023年的中秋节和国庆节前后相连形成8天超长假期,叠加杭州亚运会和多地文旅政策效应影响,公众旅游、探亲、观赛等出行需求十分旺盛,形成了有统计记录以来热度最高的假日旅游市场。中国消费者协会舆情监测系统在9月28日至10月7日共计10天监测期内,共收集到“消费维权”相关信息1002207条,日均约10万条。舆情走势平稳,9月28日信息量达到峰值,为165629条。10月5日、7日出现小幅增长。

监测发现,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消费维权问题集中在景区管理、交通出行、价格波动等方面。

监测期间,共收集有关“景区管理”类吐槽信息14909条,10月5日峰值凸显,主要为河南南阳迷笛音乐节大规模盗窃事件引发。此外, “河北秦皇岛阿那亚游客冲卡”也引发一定讨论。

监测期间,共收集交通出行类吐槽信息3569条,趋势走向显示网民在10月4日便开始筹划返程,峰值出现在假期首尾两端,“抢不到票”“超额卖票”等话题引发波动。

监测期间,共收集有关“涨价”类吐槽信息3316条,9月30日出现峰值,当日“酒店楼梯房卖650元”“民宿被涨价四倍”等假日经济乱象引发热烈讨论。

中消协表示,综合分析节日期间典型案例可以发现,今年中秋、国庆假日消费“顽疾”难解,而新问题又亟待研究。一方面交通拥堵、节日涨价等“常见”问题仍是风险核心,且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更加隐蔽、更加复杂的新形态,干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基层治理面临着新消费的层层考验,在淄博烧烤为小城市破圈发展打开一扇门后,如何塑造城市名片,形成全城协同,实现精准服务,解决新型消费堵点痛点,都是管理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中秋国庆假期诸多舆情,只有拿出积极的态度、合理的解释、有效的解决方案,才能获得广大消费者的理解和支持。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提出以下建议:强化监督管理,更新优化治理手段;做好投诉工作,拓宽消费者维权路径;严格行业自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中消协发布“五一”假期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交通出行成消费者吐槽重灾区
法治日报 2024-05-17
中消协发布“五一”假期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1
中消协公布2023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5
青诉 | 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舆情报告 三亚返程机票、傅园慧包车遭勒索被点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6
“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中消协点评“胡兵东航50万积分被清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