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在美术馆里逛展览、听音乐会、体验非遗制作,艺术“点亮”中秋小长假
北京晚报 2022-09-13 20:24

走进复制洞窟感受敦煌壁画之美、体验京式月饼制作、聆听一场美术馆里的中秋音乐会……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假期,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市民纷纷走进北京各大美术馆,享受多样的文化大餐,让艺术点亮假期生活。

气候行动周艺术公益展的“真空植物”吸引了小朋友的目光。王东翰摄

美术馆开启中秋夜游模式

玉兔灯笼装点古典建筑,一轮月亮造型的装置出现在庭院水池中央,与天上的圆月遥相呼应。南池子美术馆9月10日、11日开设夜场并限流开放,观众预约满额,凸显了夜游美术馆活动的旺盛人气。观众可以赏月、赏花灯,并欣赏正在展出的“我与敦煌——靳尚谊、唐勇力绘画展”。在朝阳大悦城的U2美术馆,“镜花水月”音乐会在中秋之夜浪漫上演,结合先锋音乐营造抽象视觉影像画面,将光影与旋律糅合进夜色中。

同样开启中秋夜游模式的,还有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秋节期间,该馆为观众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展览与非遗文化活动,夜场吸引了约千名观众预约参与。除了观看正在展出的多个展览外,观众还可以学习制作京式月饼,在非遗“小庙会”中体验北京雕漆、北京宫灯、花丝镶嵌等非遗代表性项目,并在“明月几时有”民乐专场演出中感受传统民族乐器的魅力。

精品热展吸引市民打卡

在佳节来临之际,一批高质量的新展集中开展,为观众带来丰富的文化消费选择。中秋节当天,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陈列馆“守正见真——靳尚谊素描艺术研究展”、映艺术中心·映画廊“气候行动周艺术公益展”、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王思顺个展“启示”等纷纷开展。“永恒

的温度——中国美术馆藏路德维希夫妇捐赠作品选展”亮相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巴勃罗·毕加索、安迪·沃霍尔、罗伊·利希滕斯坦、大卫·霍克尼、安塞尔姆·基弗等艺术大师作品61件(套)展出,立体呈现了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欧洲和美洲艺术面貌。

在中国美术馆,正在展出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以“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展出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粉)等美术作品400余件。本次展览作为十三艺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展出一大批全国美术领域的精品力作,成为市民竞相打卡的热展。据了解,在中秋节假期,中国美术馆各时段预约全满。

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迄今规模最大的敦煌艺术主题展“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也成为许多观众的假期观展选择。“假期特意安排了一下午的时间带着孩子过来看展览,赶上导览活动,我和孩子都很有收获,不虚此行。”观众陈先生说道。

此外,多家美术馆在中秋假期增加免费专业讲解,为市民观展提供更便利的服务。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在假期三天内迎来观众近四千人,数十位志愿讲解员坚守在岗。松美术馆假期每天进行3个场次的专场导览,今日美术馆正在展出的两大展览也每日提供两场公益导览服务。

文/王广燕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看展之余还能领“福”盖章,春节期间京城美术馆迎来观展高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2-20
一展打卡全国美术馆精品 春节必来“荟萃”的中国美术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1
“2123考古:一百年前美术馆的一百件事物”虚拟展览带来全新观感
中国新闻网 2023-12-28
聚焦 | 感受徐悲鸿“奔腾的精神” 中国美术馆里看大师笔下的“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0
观展|美术馆里过“六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