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金爵论坛第一场 滕丛丛:生活中很多优秀女性,组成了我剧本当中形形色色的女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5 16:27

银幕上,熠熠生辉的女性角色越来越多,她们以无畏之姿勇敢追寻自我价值的实现;银幕后,女性电影人则以非凡的才华和独特的视角挑战陈词滥调,她们用影像记录当代女性的成长与蜕变。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第一场金爵论坛,以“她影时代论坛”开始。6月14日,陈祉希、秦海燕、苏彪、滕丛丛和王子文五位知名电影人以“拥抱与重塑”为话题,从自身的创作实践出发,分享电影文化的独特魅力,共话创作背后的女性力量。

微信图片_20240615161923.jpg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继续携手迪奥,共同致敬表现卓越、极富影响力的女性电影人代表。活动现场,万达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陈祉希获颁“2024年度上海国际电影节DIOR年度女性电影人”殊荣。她表示,女性的独立精神和智慧可以创造一切,希望所有女性都能够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绽放自己最美的才华。

说到“拥抱与重塑”,陈祉希认为应该拥抱最真实的自己,“当然,最真实的自己是那个最不完美的自己。我们通常给人鼓励的时候都是讲你要自信,你要认为你是最棒的,但是有的时候你是不是最棒的,你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知,你要认知你自己的状态和你自己的能力,你要去认知你跟他人的关系,你要去认知你跟环境之间的关系。”

微信图片_20240615161928.jpg

作为著名制片人,陈祉希希望看到导演有坚定的自我表达,不是一味地去迎合市场,“它不一定要很多人都能与之共情,但一定是一个笃定的表达,且这个表达是有价值的时候,我就会非常希望跟这个导演合作。我一直认为电影市场的题材应该百花齐放,每个创作者都有充分的表达欲,能坚定地表达自己。”

滕丛丛导演的《我的阿勒泰》成为今年的爆款剧,她表示自己是天天和自己较劲的人,“早上写剧本,觉得写得太好了,晚上觉得太垃圾了。我不知道到哪个年龄才能特别平和,完全接受自己的状态,我觉得我远远达不到。”

微信图片_20240615161932.jpg

说及《我的阿勒泰》的火爆,滕丛丛坦承这对她而言是冒险的尝试,“开始觉得不是被大众接受,会有收益的作品,那个时候坚持去做《我的阿勒泰》,首先要谢谢我身边的人,他们都觉得这是很好的项目,愿意拿一部分资金让我尝试一个小小的冒险。”

滕丛丛还谦虚表示,在她的剧本当中,很多的智慧并不来自于她本身。“我只是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从生活当中看到了很多优秀的女性,她们这些人组成了我剧本当中形形色色的女性。对我来说,塑造女性角色就是手到擒来,总能够发现她们身上的闪光点,突然间击中我,让我去反思自己。在我的作品中,只有那些悲凉、调侃的底色是我自己的,其它所有乐观向上的东西都源于我周边认识的女人。”

《我的阿勒泰》的成功,也让滕丛丛坚信做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事情才会有好结果。“如果说我们去迎合市场,让我每天猜市场上的人喜欢什么,可能我永远不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才能取悦别人。我只能发自内心地说我喜欢什么,拍我喜欢的作品。斯皮尔伯格可能也不会想要取悦最多的观众,而是他喜欢的东西恰恰可以跟很大基数的观众接轨。这个过程也是我寻找自身风格,去测试能够拥抱多少观众的一条路。如果观众少,我就拍点投资小的,不要让投资人们赔太多钱。如果说我能够和更多观众接轨,那我们可以制作得更漂亮点,去聊细节,要更多的钱。”

微信图片_20240615161936.jpg

编剧过《刺杀小说家》《七月与安生》等作品,去年导演了女性题材电影《我经过风暴》的秦海燕表示,在她身上,逃不开“生活”二字。“一开始我选择做编剧,是因为我觉得编剧的工作方式,可以让我在接近电影的同时兼顾家庭和生活。在写《找到你》的时候,我也是把自己的感同身受带入了进去。我觉得女性要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平衡是很艰难的,但我身边确实也有很多闪光的女性朋友,她们在兵荒马乱的生活中熠熠生辉,所以我很想在作品里面反映她们。如果要以一句话总结这些年的体会,那就是‘什么样的生活向我扑面而来,我就向什么样的生活走去。’。”

秦海燕认为要拥抱所有的生活和情感,要热烈地、勇敢地去生活,“我最近正在写的一个作品,就是想让大家感受到温暖,让它跟你当下感受到的情绪和感受到的社会情绪有关。”

微信图片_20240615161940.jpg

担任《保你平安》《热烈》等作品编剧的苏彪,如今也当起了导演,执导了《骗骗喜欢你》,他表示从编剧转型导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勇敢,从一个独立的文字工作者,到一个电影管理者和决策者,其实这个中间的心理链路是非常长的,退缩的时候居多,总会觉得这个事情希望它明天再发生,而不是当下。从编剧转型导演,也是一种对自己作品热爱的使然。因为在我们笔端的故事是一个样,而到了监视器、大银幕,它可能又是另一个样,所以出于对内容完整呈现的苛求,对还原人物的苛求,那个时候,你就会有想成为导演的冲动。

而谈及“重塑”,苏彪认为要多拍中国故事。“目前我们学习的还是西方体系,包括我们的故事结构、人物塑造方式,甚至拍摄、剪辑方法。现在中国电影市场这么大,我们需要不断地关照自己,而不是停留在iPad里看外国的朋友怎么拍。我们没有太多必要把我们认为西方人感兴趣的东西拍给他们看,而是我们有了自己的工业、自己的内容创作者和自己的平台,我们要利用好电影这个工具,去不断反思自己。”

微信图片_20240615161944.jpg

演员王子文认为拥抱自己,就是与自己和解,“这是我从去年开始意识到的。我性格有点急,过于直接,以前面对外界的质疑,我会努力说服自己去做一些调整,但后来发现我真的没法做到。所以我想不如诚实地面对自己,优点和缺点都要学会接受。作为一个演员,只有足够了解自己,才能演出最真实的东西。而我现在很明确地意识到,我的性格底色就是胆小的、自卑的。这是我拥抱自己的过程,也是一段成长的经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乔颖

相关阅读
对谈|做客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电影大师班开讲 许鞍华:仍有想法 还想拍下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30
《我的阿勒泰》亚洲首映 新审美新视听展现阿勒泰风土人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7
北影节项目创投终审评委会媒体见面会召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1
电影《孔秀》举行观摩研讨会 导演王超拍出“女性力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8
北影节I《女孩男孩》首映 李珈西怀孕时创作了剧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