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事前服务、差异化监管 北京市场监管持续多举措优化消费环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4 11:58

走进海淀区世纪金源购物中心,消费者可以看到,在每家餐馆、饮品店的显眼位置都贴上了“你呼我应”联系卡,联系卡上写有餐饮店店长、商场客服及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电话。消费者在就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第一时间与店长、商场客服、市场监管部门直接对话。小小卡片成为促进高效多元化解市民消费纠纷的“连心桥”,小纠纷“不出店、不出圈”化解在源头、和解在店铺、解决在一线。据了解,自3月底首批“你呼我应”联系卡在“金源商圈”试点推出后,“金源商圈”的投诉举报量与试点前第一季度平均投诉量相比下降了11.43%。

这是首都市场监管部门优化首都消费环境的众多探索之一。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两年来,市市场监管局牵头推动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消费环境优化提升,通过创新事前服务机制、推进差异化精准监管、畅通消费诉求办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各项措施,持续优化消费业态营商环境,不断创建更优质的首都消费环境。

目前,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国率先推广了规范化食品经营许可咨询服务。在市场主体正式提交食品经营许可前,市场监管部门依申请人意愿提供查看项目设计图、装修布局现场指导等专业化服务,有效提高审批效率,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成本。自去年6月14日“咨询服务”改革试点开展以来,丰台共办理餐饮服务单位新办许可2360户,一次性通过率由58.3%大幅提升至82.1%,帮助企业降低合规成本,进一步畅通准营通道。目前,该举措已于今年6月20日在全市正式推广。

差异化的精准监管也在北京不断深入推进。全市“6+4”一体化综合监管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实现31个试点场景全面落实“风险+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提升监管精准性。目前,已有26个场景根据本场景“风险+信用”分类评级体系,形成了监管对象评级结果。评级按照信用风险状况由低到高将企业分为ABCD四类,对风险低、信用好的A类企业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对风险高、信用差的企业重点关注、严格监管,通过差异化精准监管持续提升监管效能,实现对合法经营“无事不扰”,对违法行为“无处不在”,持续提升企业获得感。

在消费环境优化中,聚焦重点领域,系统提高消费服务的满意度,也是北京发力的重点。直播带货虚假宣传问题纳入“每月一题”开展专项治理。制定发布《北京市明星广告代言行为合规指引》《北京市金融投资理财类广告发布合规指引》等重点领域合规指引,指导广告发布者建立健全广告业务管理等管理制度。指导抖音、快手、京东、百度等平台联合签署《网络直播和短视频营销平台自律公约》,进一步提升互联网企业合规自律水平。

畅通网络消费纠纷解决渠道,建立完善“诉求即办直通车”机制,通过与市民服务热线中心搭建的快速和解平台将诉求直接派单至相关企业,形成市民诉求解决绿色通道,更快更高效解决市民诉求。2023年上半年,全市快速和解企业共办理诉求34.13万件,诉求和解率达64.63%。

另外,北京市场监管部门还组织开展了2023年保护民族品牌、老字号等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全面激发创新活力;同时,不断强化价格监管,规范消费市场经营秩序。接下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发挥好牵头作用,按照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工作要求,围绕深入推进“放管服”和营商环境改革、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统筹,不断推动首都消费环境优化提升,打造安心舒心消费环境。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编辑/彭小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