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昌平 | 创城,点“亮”玻璃公司社区的美
北青社区报昌平版组 2024-06-27 11:17

仲夏时节,漫步在玻璃公司社区,树绿花红、路面干净、停车有序、楼门靓丽……整洁优居的环境令人眼前一亮,随处可见居民脸上的笑容,更是满意度和幸福感满满。

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玻璃公司社区位于南口镇西南部。之前,这里是出了名的“问题小区”——尘土飞扬、杂物堆砌、满墻广告、车辆乱停乱放……居民们诉求不断。

为了彻底改变“脏、乱、差”的面貌,近年来,玻璃公司社区加强党建引领,以服务群众为抓手,结合“创城”工作,积极探索“楼宇党建+楼门服务”新模式,并打造“玻璃亮了”党建特色品牌,充分利用小楼门撬动大治理,让玻璃“亮”起来,美起来。

党建引领进楼门,点亮“领航灯”

午后,家住10号楼4单元的老党员李永海又出动了,作为党员志愿者,李永海隔三差五就会到他所负责的两栋楼里巡查环境卫生、安全隐患。

看到邻居家门口有垃圾、楼道里有堆物,他会弯腰拾起,帮忙带走;看到不文明现象,他会及时劝阻,宣传引导;看到晾晒的被子衣服被风吹落,他会帮忙捡起,掸去尘土……这些看似生活中的小事,却为创城积蓄着力量。

像李永海这样的党员志愿者,在玻璃公司社区还有165人,他们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环境治理、居民服务等方面持续发挥着光和热。

在创城工作中,玻璃公司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的主阵地功能和主导作用,建立“社区党委-楼宇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小分队”四级党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强化资源整合,延伸至楼门及家庭,为党建工作提供新载体。

目前,玻璃公司社区党委设立楼宇党支部4个,网格党小组8个,党员小分队17个,166名党员全部下沉到楼门。通过让党员在楼门里“亮”身份,从身边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及时传递社情民意,促进邻里和谐、小区稳定。

他们融入网格,及时反馈群众需求;他们参与文明创建,宣传带动居民文明生活;他们参与社区治理,提出想法见解……老党员们用实际行动为提升社区文明程度和治理水平助力。

“作为一名退休老党员,我想发挥余热,多为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李永海希望,能够带动更多的党员群众加入进来,为社会发展、社区治理贡献力量。

“我们号召‘党员办实事,做在家门口,温暖送心上,群众得实惠’,这也有利于增强社区凝聚力,密切党群关系,通过‘楼门党建’带动楼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社区党委书记黄建军说道。

社区服务进楼门,点亮“暖心灯”

如果说社区是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那么物业管理就是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在玻璃公司社区,居委会与物业密切配合、融合发力,让服务渗透到每个楼门、每家每户,努力把群众的需求倾听好、解决好。

去年冬天的几场大雪后,社区内有雨水管被冻裂,物业发现后,与社区商议解决方案。考虑到建房年代久远,水管损坏、房屋漏雨等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彻底解决风险隐患,社区和物业决定将辖区内76个单元,141根雨水管全部换新。今年4月,物业公司完成了所有雨水管的更换工作,保障了居民房屋在今年汛期不受影响。

6月初,北京“来势汹汹”的几场大风吹断了社区内不少树枝。大风过后,物业立即出动,对树木进行了统一“理发”,防止掉落的树枝给居民、车辆造成意外伤害。

物业服务好不好,居住在小区里的居民感受最直接,也最有发言权。“我们小区物业解决问题真挺快的,楼道灯不亮了,下水管堵了,反应完20分钟内就能上门。而且平时在小区里也经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总是冲在解决问题的第一线。”居民程女士对小区的物业服务深有感触。

更换电缆、楼顶保温层维修、小区环境保洁、建筑垃圾苫盖……只要居民有需求,物业就有服务。在每个单元门内,都可以看见社区和物业服务公示牌,网格信息直观地呈现给了辖区居民,实现便民服务全覆盖。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一直与社区紧密配合,践行‘一线工作法’,进楼门入家门,真听、真看、真解决,努力做好居民的好管家。”玻璃公司社区物业经理沈献和一众工作人员始终坚定着为居民服务的信念,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

文明新风进楼门,点亮“聚光灯” 

人们常说,走进楼道就是走进了“家门”。“家门口”的环境卫生如何保持?如何让居民共同参与,爱护楼道环境,共建文明社区?

自创城工作开展以来,社区积极引导群众了解文明常识、践行文明行为,将文明活动开展到楼门、融入日常,让文明之风沁润社区文化。

近两年,玻璃公司社区持续开展“楼门清理助力创城我先行”主题活动,常态化清理堆物、小广告、自行车。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党员志愿者日常分片巡查,发现堆物垃圾及时清,为推进“楼门文化”打下坚实基础。

楼道干净了还不够,更要有“个性”与“灵魂”。打造楼门文化,以微改造提升品质,才能让老百姓产生认同感,提升参与度。社区积极调动群众积极性,充分发挥居民特长,大小朋友纷纷“亮”出书画作品登上楼道墙面,取代不和谐的小广告,点亮了原本脏乱、单调的楼道空间。

“春夏秋冬、军民鱼水情、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我们精心打造了‘一楼一品’,每个楼道里的作品主题都不尽相同,各有特色,我们还会不定期更换作品,让老楼道成为社区的‘文化窗口’。”黄建军介绍道。

1719456825105.png

“每次上下楼,我都要看看墙上的作品,感觉心情都愉悦了。”家住14号楼一单元的居民宋叔叔对微改造后的社区环境赞不绝口。“这两年我们社区的变化是真不小,环境干净了不说,还新装了晾衣杆、饮水机、充电桩等设施,越来越宜居。我也要跟上步伐,将社区环境卫生保持下去。”

楼门口施划停车线,停车规范有序;装起晾衣架,被褥晾晒整齐不杂乱;景观小品、公益广告、文明提示出门可见,驻足可观;垃圾分类常态化管理,分类氛围浓厚;安全防范建立机制、日夜巡查,居民生活有保障……如今的玻璃公司社区,楼里楼外大变样,窗明几净,阳光一照,透着“亮”!

创城以来,玻璃公司社区也获得了不少荣誉,荣誉加身的同时,社区依然在创城路上不断前进着。继续加装汽车充电桩、更新晾衣杆、修缮路面等事项都已加入了社区创城“待办清单”,未来的玻璃公司社区,将更“亮”,更美!

供稿/北青社区报昌平版组

编辑/赵亚亮

相关阅读
北京市公安局顺义分局 | 警民泛舟潮白河,筑牢青春防毒墙
北青社区报顺义版组 2024-06-26
中法携手提升创意经济合作|“巴黎设计周中国周暨M&O中国设计奖”值得期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5
消费透气感:夏天离不开「洞」和「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3
1至5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7.3亿人次 同比增长20.2%
中国铁路 2024-06-14
四个军队“老虎”被点名!全军正开展这一“大动作”
北京青年报政知见 2024-06-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