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高温下,如何预防热射病?这份“指南”请收好!
国家应急广播 2024-06-23 17:00

夏日炎炎

多地遭遇高温“烤验”

中暑风险也在增加

千万别小看中暑

严重时甚至可致命!

东莞确诊今年

第一例热射病患者

6月17日下午5时许

东莞市谢岗镇

某工厂员工李女士出现

意识不清、全身发烫、肌肉痉挛等症状

工友当即拨打120

李女士被送入ICU

诊断为“热射病、吸入性肺炎”

6月21日下午,经救治

李女士终于从昏迷中清醒

据介绍,44岁的李女士

是东莞今年夏天确诊的

第一例热射病患者

病死率超50%!

什么是热射病?

从临床表现来看,中暑由轻到重可分为3大类: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

图源:深圳卫健委

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治,病死率或超过50%。

热射病的常见症状

体温升高

热射病的典型症状是体温超过40℃。如此高的体温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导致脑细胞大量死亡。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表现为谵妄、嗜睡、癫痫发作、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还可出现行为怪异、幻觉、角弓反张、去大脑强直等其他神经系统异常。

其他症状

头痛、恶心、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肌肉痉挛或无力。

如何急救处理?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

迅速给患者降温。如吹送凉风、喷凉水,或以凉湿床单包裹全身。

患者一旦发生不自主抽搐,不要试图给患者喂水;若患者发生呕吐,应立即让其侧躺,以确保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

想“保命”,记住4招

外出做好防晒

尽量避免待在高温高湿及不通风的环境里。出行时应避开高温时段,做好防晒防暑。

这些人尽量少外出

老年人、孕妇、儿童、有慢性疾病的人群,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

多饮水

可适量饮用白开水、淡盐水,或含有钾、钠、氯等离子的电解质饮料。不建议喝含酒精饮料或高糖饮料。

保证充足睡眠

保证充足的睡眠,科学合理饮食,注意营养均衡,保持充沛体力。

国家应急广播提示

高温天气

注意防暑降温

出行时应避开炎热时段

谨防热射病

编辑/李天际

相关阅读
亓纪任海淀区人民法院代理院长,黄英任海淀区文旅局局长
海淀人大 2024-06-25
高温将袭!儿童为何更易中暑?如何预防处理?一图收藏
人民网 2024-06-24
值得一读!又是一年毕业季 27位大学校长的毕业寄语
人民日报 2024-06-24
中国农业大学:这些温情瞬间,仪式感满满!
中国农业大学 2024-06-23
新一轮沙尘将漫过北京,夜间仍对北京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北京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2024-06-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