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重磅!恒丰银行私人银行专营机构获批开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8-13 10:48

恒丰银行私人银行专营机构获批,成为全国银行业第五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二家、山东省第一家获批持牌经营私人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

恒丰银行的获批,也意味着私人银行业务布局正在加速。

国内第五家持牌银行

近日,恒丰银行私人银行专营机构获得中国银保监会上海监管局同意开业的批复。

所谓持牌机构,是由上海银保监局成立营运中心对持牌机构进行功能性监管,研究摸索持牌机构事业部管理的模式。目前国内多数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主要是成立私人银行部门,只有少部分银行选择成立专营机构。

成立专营机构是将私人银行业务独立经营、单独核算、垂直管理,与公司业务、零售业务等并列,成为独立部门体系。

有助于商业银行进一步优化财富管理业务模式和经营体制,持续完善私人银行服务功能,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同时还能够更好监控风险,在执业方面充分体现共同富裕的政策导向,避免盲目采取国外家族资产管理模式,助力行业发展更加稳健。

据介绍,恒丰银行私人银行配备的高级管理人员具有多年大型商业银行管理经验,从业年限均超过10年,员工来自大型券商、投行、商业银行等机构,具有专业化、多元化从业背景,硕士以上学历占比70%。

而作为国内第五家持牌经营私人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恒丰银行是在品牌定位方面将将着力打造以家族信托为特色的私人银行,围绕“打造一流合规私行”的核心要义,搭建专业队伍、品牌营销、客户服务、产品创销、敏捷科技、风险合规六大体系,致力于创建一流的家族信托私行品牌。

私人银行布局正在加速

近年来,我国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规模保持着快速上涨趋势,同时高净值人群的需求日趋多元并开始与国际接轨,与此相适应的高端财富管理市场发展迅速。

据去年5月招商银行发布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预计2021年底,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预计接近300万人,可投资资产总规模将接近96万亿元;去年10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私人银行发展报告(2021)暨中国私人银行公益慈善白皮书》称,国内私人银行业资产管理规模与客户数量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具体来看,中资私人银行的资产管理规模已从2019年的14.13万亿元,增至2020年的17.26万亿元,增长率达22.09%;私人银行客户数也从2019年的103.14万人,增至2020年的125.34万人,增长率达21.53%。

随着中国私人银行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资管新规的出台,促使国内财富管理机构的市场竞争将更加聚焦于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全方位的资产配置和财务顾问咨询服务。

截至目前,已布局的20多家银行中,绝大多数采取成立私人银行部门的方式运营,其中以招行、平安银行的私人银行为代表。仅有5家银行成立了专营机构,其中3家是国有大行,2家是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分别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和恒丰银行,各自于2008年、2010年、2012年、2021年和2022年获批持牌。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此背景下,设立私人银行专营机构,是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拥抱财富管理大时代,实现银行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需要。还有人指出,从公司架构上来看,拥有私人银行牌照有利于私行业务的创新。

同时,持牌私人银行在经营模式上相对独立,并直接接受监管,有利于业务的规范发展。未来私人银行业务应该根据各家银行的客户结构,采取不同的门槛标准,使得服务群体尽可能多元化和扩大,可以提供较高风险且高于基本理财产品的收益的产品,以填补中等风险较高收益这一市场空隙。

纵观国内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截至2021年末,招商银行是唯一一家私人银行管理资产规模突破3万亿的银行;工行、中行的私人银行管理资产规模均在2万亿以上;建行、农行的私人银行管理资产规模接近2万亿;紧随其后的是平安私人银行,资产管理规模超过了1.3万亿;在7000亿以上的还包括了交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

文章综合自上海证券报、财经网等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上市银行披露私人银行业务“账本” 资产管理规模增长迅速
证券日报 2023-04-14
布局成都及杭州 汇丰中国加码拓展私人银行业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11
竞争日趋激烈 私人银行业务转向“精耕细作”
中国证券报 2022-10-01
私人银行专营机构扩容 商业银行掘金财富管理市场
中国证券报 2022-08-24
恒丰银行私人银行专营机构获批开业 系国内第二家持牌经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8-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