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新知|这本书带你深入、全面地认识心脏,然后帮助我们守护你的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8 16:00

心脏是如何工作的?

它面临哪些威胁?

我们能借助新科学做些什么?

作为一名心脏学家,作者沙恩·哈丁必须经常向别人解释心脏病是多么危险和普遍。这当然是事实,但她发现,更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可以在冲击、伤害、折磨和极度匮乏中幸存下来,只要心脏不放弃跳动。我们的心脏在随时调整它的跳动速率和力度,以适应肌肉、皮肤和大脑的血液运动;心脏会对我们的情绪做出反应,出人意料的是,它也会创造情绪。

因此,作者从微观的细胞生物学、宏观的大数据、运动对心脏的作用、性别对心脏健康的影响、心脏与情感之间的隐秘关联等方面,多角度地展示了心脏这台精密机器与人体健康的多重关联。

在此基础上,作者凭借她在心脏医学前沿领域的一线研究经验,讲述了心碎综合征、干细胞培育心肌细胞、基因治疗等方向的研究进展,尤其是这些研究成果已经得到了何种程度的应用,能够如何帮助我们守护心脏健康。

作者简介

沙恩·E.哈丁(Sian E. Harding)

心脏科学领域权威、前沿领军科学家。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国家心肺研究所心脏药理学名誉教授,2022年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国家心肺研究所退休。

译者简介

徐蕴芸

临床医学博士,科普作家,热爱做知识的搬运工,已有《赶往火星》、《DK怀孕百科》《狼王》四部曲等多部译著,专注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及相关公益事业。

内容概要

你的心是一个奇迹,任何人造机器都无法超越。

它每天跳动10万次,如果你活到100岁,那么在你的一生中它将跳动30多亿次。更令人惊叹的是,有一半的心肌细胞会陪伴你终生。相比之下,你的皮肤会不断脱落,你的肝脏会在几周内再生一半的细胞……正是因为心脏非同凡响的耐久、稳定性,才让它能立即适应种种挑战,不仅可以在几秒钟内将排血量增加一倍,还能适应怀孕时额外的巨大需求。

尽管我们的心如此强大,但它每天承受着无数次冲击。在全球范围内,因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中风和血管性痴呆)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32%。在75岁以上的人群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于癌症。我们逐渐发现有许多对心脏的威胁会导致心力衰竭,有些根植于我们的进化历程,有些是最近这些年才出现的新的威胁,甚至源于我们取得的成就!比如癌症治疗药物会损害心脏组织,给癌症幸存者留下心脏破坏的后遗症。新冠大流行向我们展示,感染引发的强烈炎症反应会通过心血管大搞破坏。污染、噪声和压力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外部威胁,会对心脏功能产生迅速而持久的影响。日常的情感冲击(痛苦、悲伤和恐惧等情绪)折磨着我们可怜的心,让我们有可能真的死于心碎。

遗憾的是,尽管医学及其他科学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可以发射飞行器去探索火星,可以在手机上掌握知识,可以对胚胎进行基因改造,但我们还无法造出一颗活的心脏。

因此,我们应该用温柔的呵护来守护唯一的心脏。

每个人都需要更好地了解心脏:心脏是如何工作的?它面临哪些威胁?我们能借助新科学做些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西方世界近一半的人将接受某种心脏药物的治疗——通常是降压药或控制胆固醇和血脂的新药物。我们在菜单上搜索有益心脏健康的食物,在移动设备上查看心率和运动步数。超快成像、基因编辑、干细胞、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进展,对人类的心脏健康和幸福生活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就让这本书带你深入、全面地认识心脏,然后帮助我们守护你的心!

相关阅读
心脏也会长肿瘤?没错,还能得癌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5
百岁老人突发心梗 清华一附院团队30分钟帮助恢复冠脉血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3
全国心力衰竭日:防治同行,守护心脏“不停摆”
新华社 2023-11-26
全国心力衰竭日:防治同行,守护心脏“不停摆”
新华社 2023-11-26
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
兰世亭 2023-11-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