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实现“海面软着陆” SpaceX“星舰”迈了多大一步?
澎湃新闻 2024-06-09 20:52

美国中部时间6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以及飞船集成系统实施第四次试射,不但首次实现“海面软着陆”,同时获取了大量宝贵数据,为接下来取得更多突破铺平了道路。

“海面软着陆”重要吗?“星舰”朝完全重复使用能力迈了多大一步?要具备完全重复使用能力甚至实现登月目标,“星舰”还有哪些技术难关尚待攻破?

“星舰”如何“海面软着陆”

“星舰”是可回收、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输系统。它由两部分组成,其第一级是长约70米的“超级重型”助推器,第二级是长约50米的“星舰”飞船。

此次试射完成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说,尽管“星舰”飞船(即第二级)出现襟翼受损等情况,但仍然成功在“海面软着陆”。

从直播画面来看,“星舰”6日从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的基地发射升空,几分钟后第一级“超级重型”助推器和第二级“星舰”飞船成功“热分离”。随后,“超级重型”助推器在墨西哥湾溅落,飞船进入太空滑行阶段。发射约47分钟后,飞船受控再入大气层,最后在印度洋溅落。

就“溅落”技术细节,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中国”的航天科普专家田丰说,相较于高速入海、瞬间解体,第四次试射中,“星舰”飞船在距海面几千米高度,利用两组翼面的组合动作,从近水平姿态转换为垂直姿态,同时启动“猛禽”发动机进行反推减速……流程结束后,飞船的速度和高度降低,最终在发动机关机后“海面软着陆”。

第四次试射突破有多少

“星舰”从第一次到第四次试射,进展越来越显著:2023年4月首次试射时,第一、二级分离前就发生了爆炸;2023年11月第二次试射时,第一、二级成功分离,但飞船在到达目标高度前爆炸;今年3月第三次试射时,发生“超级重型”助推器意外解体和飞船失联事故,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表示第三次试射取得多项新进展。

第四次试射的一个关键目标是“星舰”飞船在高温下受控再入地球大气层时能够“幸存”下来,以便让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收集到更多宝贵数据。

据田丰介绍,第四次试射首次完成了整个发射流程,同时一级和二级的成功定点减速落海,也使整个“星舰”系统朝着“发射台捕获回收”情况下的完全重复使用目标推进了一大步。

田丰说,第四次试射虽然暴露了其热防护系统仍存在缺陷,但完成了整个发射流程,尤其是一、二级最终成功反推减速、缓落入海,这为后续实现“发射台捕获回收”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是一次相对成功的发射”。

安徽星河动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百奇说,“星舰”在这次试射中实现了一级回收,二级入轨回收。入轨回收难点在于大气层摩擦升温起火,可以看到二级有一部分烧坏了,但在轨道姿态受控的情况下也回来了,“飞船没有坏也没有解体”。

还有哪些难关

按计划,如果在此次试射中一级助推器成功实现“海面软着陆”,那么第五次试射可能尝试让助推器返回并降落在发射台上。

据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发布的信息,“星舰”系统将通过不断试射和技术改进持续迭代,目标包括具备完全重复使用能力,在重复使用状态下将能够搭载高达150吨的载荷进入轨道,甚至运载人和货物前往月球、火星等。

刘百奇说,“星舰”系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运载火箭,用飞行试验的方式快速迭代去探索航天技术未知的边界,这和完全成熟的技术是不一样的,可以说每一次探索几乎都取得了技术上的成功。

尽管第四次发射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田丰也指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要实现其雄心壮志,还有四个关键难点需要攻克:热防护系统的改进,两级(助推器和飞船)回收和复用,“星舰”实际带载荷进入轨道,以及与登月相关的大规模低温推进剂在轨加注技术。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实现“海面软着陆”,SpaceX“星舰”迈了多大一步?
新华社 2024-06-11
英伟达市值超苹果,印度人民党“惨胜”引发股债汇三杀丨一周热点回顾
第一财经 2024-06-08
美国重型运载火箭“星舰”6日实施第四次试验发射
新华社 2024-06-06
马斯克:约3-5周星舰第四飞 建月球基地比加州建高铁容易
澎湃新闻 2024-05-19
马斯克的火星梦再近一步:星舰达到轨道速度,FAA将监督调查
澎湃新闻 2024-03-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