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三大航密集签约中东航司,国际航线格局大变
第一财经 2024-06-06 19:20

中国的航空公司正在张开双臂,拥抱与中东航司的合作。

刚刚结束的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年度会议(AGM)期间,包括东航,国航,南航在内的国有三大航,不约而同与中东的几家航空公司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

在疫情前,中东航司的崛起,曾是中国和欧美航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因为他们通过地理位置的优势设立的中转模式,分流了不少中欧航线甚至中美航线的客源。

而在疫情后,中国航司开始密集新开到中东地区的航线,并且加强了与中东航司的合作。这背后,与国际航线结构的变化不无关系。

三大航密集牵手中东航司

今天,东航就宣布在国际航协年会期间,与中东的两家航空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其中与阿联酋国家航空公司阿提哈德航空签署的是联营合作协议,这是中国航司与阿联酋航司之间的首个联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获得相关监管批准后,共同开发和拓展中阿之间的航线,在往返于中国、中东、非洲地区主要城市之间形成更强大的联合网络。

在此之前,东航与阿提哈德航空已经实施了多年的代码共享合作,而东航尚未开通到阿布扎比的直飞航线。据记者了解,双方计划于2025年初实施联营合作,在2024年第四季度完成双方常旅客计划的互相联通,使双方会员在乘坐任何一方航班时,都能累积积分和兑换奖励。

中国驻阿联酋大使张益明(后排右二)、中国东航董事长王志清(后排左二)、阿提哈德航空集团董事长舒拉法(后排左三)、阿提哈德航空首席执行官内维斯(后排右一)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在国际航协年会期间,东航还与沙特阿拉伯新成立的国家航空公司利雅得航空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代码共享、常旅客、地面代理、航空配餐、机务维修、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运营等多方面开启合作。

这家沙特的新晋国家航空尚未正式开飞,但已将中国纳入了首批重点开拓的战略市场。利雅得航空首席执行官托尼·道格拉斯曾对记者透露,利雅得航空计划2025年开飞,并在2026年联通到中国的机场,优先选择开飞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

中国东航董事长王志清表示,此次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为两家公司在商务等领域的合作规划了大方向,并促进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经营等方面的交流,有助于促进中国东航以上海为核心枢纽的航线网络与利雅得航空未来航网的无缝衔接,便利旅客在中国与中东、欧洲、非洲和南美洲之间进行中转。

与利雅得航空签署谅解备忘录的不止东航,国航也在国际航协年会期间与其签约,双方致力于在联运合作、代码共享等领域发掘合作潜力。与此同时,国航还与土耳其航空签署全新自由销售代码共享协议,全面升级双方的合作。

22.jpg

此外,南航也与卡塔尔航空签署双边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深化代码共享合作,强化中卡及全球的航线网络互补,推动货运、常旅客、第三方等领域的合作拓展。

值得注意的是,南航此前也与中东的阿联酋航空有代码共享合作。在卡航入股南航,南航开通广州-卡塔尔直飞航线后,南航与卡航的合作不断升级。

疫情后国际航线结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前上述中东航司还是传统航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据记者了解,包括阿联酋航空,卡塔尔航空,土耳其航空在内的几家中东航司,已经把到中国的航权飞满,商业模式都是吸引中国到欧洲和非洲甚至美洲的中转客源。

据统计,接近20亿人口生活在距离中东地区4个小时的飞行距离内,有40亿人生活在距离海湾地区7个小时的飞行距离内。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中东地区的航空公司都在通过各种方式打造中转枢纽。

如今,在上述几家中东航司的中国始发航班上,80%左右的旅客都是中转旅客,而这些旅客此前主要乘坐的是到欧美的直飞航班。

国际航协的最新盈利预测也显示,中东航司2024年的净利润预计达到38亿美元,高于亚太航司22亿美元的净利润,并且在运送每位旅客的收入获得上也是全球最高的,达到15.20美元(全球平均6.14美元)。

中东航司2024年盈利预测,来源:国际航协

而在疫情后,中国航司也开始密集开飞中东。比如南航,东航和国航就在最近一个月中,相继开通了中国到沙特阿拉伯利雅得的直飞航线,而在疫情前,中国大陆到沙特的直飞航线,只有沙特航空一家执飞。

此外,国航和东航还在疫情后新开了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航线,南航和厦航则新开到卡塔尔的航线,疫情前没有飞过阿联酋阿布扎比的海航,也在2024年开通了每周2班的海口-阿布扎比。

“国内航司密集增加中东地区航线,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包括海合组织国家合作进一步的深化,往来更加密切,二是在当今国际航线恢复过程中,多余的宽体机运力,在国际市场相对受限的情况下,可以更多投入到中东地区的航线。”民航业内人士林智杰对记者分析,三是通过与中东地区航司的双边合作,能够进一步拓展我们的国际航线网络,在当今中美航班量受限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中转帮助旅客更便捷抵达目的地。

根据航班管家的最新统计,目前中国到中东地区的航班量已经超过疫情前同期,恢复率达114.9%。这样的恢复率远高于欧美,比如目前中美航线的恢复率还只有两成。

多位行业内人士对记者指出,今年以来,中国的国际航线发生了不小的结构性变化,其中到包括中东地区在内的“一带一路”国家的客运航班量占比达到73.8%,比疫情前提升4.4个百分点,而三大航新开的航线也更多是到非传统市场,这与传统的欧美航线受航权对等限制的影响以及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往来加强不无关系。

民航局则表示,今年要把国际客运增班作为重点工作,重点推进中美直航航班大幅增加,积极扩大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航权安排,深化与中亚、中东、非洲等地区的项目合作;同时推动优化签证和出入境政策,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提升国际航班出入境效率。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东航与利雅得航空签署谅解备忘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6
国航新开及复航4条国际航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3
夏秋新航季国际航线继续“上新”,多家航司欧洲线已超2019年水平
澎湃新闻 2024-04-02
三大航空央企去年减亏近九成:今年大幅提升盈利水平,国际航线有力恢复
澎湃新闻 2024-03-30
三大航扭亏仍在路上
北京商报 2024-01-3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