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梦天”逐梦,以创新探索星辰大海
光明网 2022-11-03 09:45

北京时间10月31日15时37分,梦天实验舱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日4时27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13小时。后续,将按计划实施梦天实验舱转位,梦天实验舱将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形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合体。

梦天实验舱任务是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收官之战。“梦天”一飞冲天,承载着中国人在太空拥有自己空间站之梦,更承载中国航天向着星辰大海继续进发的航天强国之梦。“梦天”顺利逐梦天宫,是我国不断追求技术创新与科技进步,坚持自力更生与自主研发道路结出的丰硕成果。

携“梦”赴“天宫”。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中国航天发展的舞台就有多大。作为进入太空的运载工具,运载火箭是一切太空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也决定着载人航天工程的高度。作为“空间站舱段运输专列”,长五B是我国目前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具有强大的“爆发力”和“带货能力”。其运载能力达到25吨,整流罩长20.5米,容积达到345立方米,能轻松装入十几个集装箱,如此大的推力,如此宽敞的空间,是梦天实验舱安稳进入太空的保证。为了适应“中国最重”航天器梦天实验舱的发射,长五B火箭突破了低温火箭“零窗口”发射、大推力直接入轨、大直径舱箭分离、20.5米长整流罩等4大关键技术,将我国低轨运载能力由8.6吨提升到25吨,为中国空间站建造奠定了基础。中国火箭人一路勇往直前,自主创新、实现超越,有力支撑了中国航天不断向更强、更远、更快、更精、更广、更深拓展。

“梦天”拥有“独门绝技”。作为空间站的两个实验舱,“问天”和“梦天”是一对“孪生兄弟”,但二者的使用功能各有侧重。问天实验舱的气闸舱作为航天员出舱的主要通道,而梦天实验舱的气闸舱则是一个专供货物进出的重要枢纽,如果将问天实验舱的气闸舱比作“国际机场”,那么梦天实验舱的气闸舱就是一座“国际货运港口”,承担着空间站货物、载荷等进出舱的任务,这是我国空间站一项重要的能力创新。梦天实验舱具有载荷自动进出舱功能,它不仅是中国空间站首个“自动门”,也是世界首个全自动弧形滑移方舱门,能进一步提高空间站进行舱外载荷实(试)验的能力和效率。

打造空间技术研究“梦工场”。问天实验舱主要面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配置了生命生态、生物技术和变重力科学等实验柜。梦天实验舱作为“工作室”,是三舱中支持载荷能力最强的舱段,其中配置了13个标准载荷机柜,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可支持流体物理、材料科学、超冷原子物理等前沿科学实验项目。梦天实验舱在轨组装完成后,将与其他两舱实现控制、能源、信息、环境等功能的并网管理,共同支持空间站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研究实验和新技术试验,打造空间技术应用研究“梦工场”。随着更多科学实验任务的开展,空间站载荷供电需求成倍增加。为此,梦天实验舱配备了跟问天实验舱一样的巨型柔性太阳翼。我国空间站基本构型组装完成后,两个实验舱配置的4副太阳翼将打造最强劲的“能量源泉”,使空间站日发电量达到近千度,实现“用电自由”。

逐梦苍穹无止境。《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显示,未来五年,我国还将实施探月工程四期、深化载人登月方案论证、完成火星采样返回等重大工程项目,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新征程中,中国航天将迈着铿锵的步伐,以不断的创新继续探索无限的星辰大海。

文/向秋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天舟六号发射看点:天舟六号“发货”,新鲜水果“管够”
新华社 2023-05-11
图说2022|筑梦苍穹
新华社 2022-12-29
这一年,我们逐梦寰宇、太空安家
科技日报 2022-12-27
“梦天”来了 圆梦近了 梦天实验舱有这些新本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11-03
梦天实验舱成功发射看点
新华社 2022-11-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