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文学|《幸福的旋律》线上研讨:实现文学性、文化性和文献性的高度统一
文学报 2022-06-13 20:00

身处雪域高原,文学如何参与和见证这片土地的旧貌换新颜?6月8日,由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主办,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广东经济出版社承办的《幸福的旋律——西藏脱贫交响曲》(以下简称《幸福的旋律》)文学研讨会,通过线上会议形式举行。

研讨会围绕《幸福的旋律》的创作展开,同时旨在加强对西藏纪实文学的研究与交流。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编辑肖延兵分别致辞。研讨会中,作者吉米平阶介绍了自己的创作情况,相关单位、协会领导、专家代表、媒体共计三十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文艺报》总编辑、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梁鸿鹰主持会议。

吴义勤表示,西藏在脱贫攻坚期间历经沧桑巨变的故事,可以说是当代中国故事最精彩的华章之一。西藏的脱贫攻坚,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整个脱贫攻坚伟大工程实施、实践的一个窗口和缩影。“通过这本书,我们能够回答在西藏脱贫攻坚为什么能成功,包括在中国脱贫攻坚为什么能成功。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答卷和见证。”

《幸福的旋律:西藏脱贫交响曲》 吉米平阶/著;广东经济出版社

“这曲‘幸福的旋律’最终得以奏响,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作者亲历亲为后的感动与冲动。”全国政协委员、评论家潘凯雄指出。2011年在全国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中,西藏创新模式,开展了覆盖全地区的强基础惠民生活动,吉米平阶受命带领西藏文联的12名同仁前往藏东昌都地区八宿县林卡乡的叶巴村、尼巴村和普龙村驻村。此后,他多次去往西藏的农牧区采访,深入切近多地的脱贫攻坚工作实际。潘凯雄认为,《幸福的旋律》既出自作家的心灵咏叹,也是追随自己脚步节拍的一种忠实记录,“这曲‘幸福的旋律’除去结构上存有‘序曲+四个乐章+尾声’的交响乐痕迹外,整个主体内容的构成倒不如说像一曲以最原始风貌出现的‘老腔’,那种‘土得掉渣’的原生态记录和质朴无华的叙述几乎贯穿全篇。”

在不少脱贫题材报告文学作品中,作家是采访者的角色,而吉米平阶则拥有作家和驻村工作队队长的双重身份。在《中国作家》主编程绍武看来,这样的身份决定了他的创作不是外来者的视角,而是从内部展开的记录和思考。同时,作品实现了社会学、田野调查和扶贫工作的统一,从生产生活到文化习俗,以及人员社会构成等多方面的内容也均有呈现,“这既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优秀的社会学、人类学的调查报告,实现了文学性、文化性和文献性的高度统一”。

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认为,区别于书写西藏地区时常见的激越与澎湃,《幸福的旋律》拥有独特的叙事节奏,“像融化的雪水那样舒缓,也像雪山那样宁静,带来了一种安详平和的阅读感受”。作品中充满与朋友聊天的叙述方式,充满亲和力与黏合度,从而使作品真实可信可亲,具有了一种以柔克刚的力量。

“扶贫脱贫是人与贫困的较量、人与贫困的斗争,但也是扶贫工作者和扶贫对象的结对,是人与人的交、人对人的理解。实际上就是情感的投入、情感的互动、情感的呼应。”《民族文学》主编石一宁表示。他认为,吉米平阶亲历驻村工作队与藏族群众奋斗在一起的火热日子,“在书写人物和讲述故事时,他心中涌动着情感,笔端蕴含着情感,字里行间荡漾着情感。阅读《幸福的旋律》,能够领略到这是一部用力更用情创作的作品,能感受到这部作品之意重情更浓。”

“在西藏开展工作,是有很多困难的。吉米平阶把这里由于地势地貌、环境等多种因素叠加在一起,所造成的人民普遍生活状态写了出来,也将这里开展扶贫工作的难度和艰巨性表达得非常充分和清晰。”中国当代文学评论学会会长白烨说。作品中,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原主任胡平印象最深的也是吉米平阶对工作队如何开展巨细工作的书写。面对如前所述的重重困难,他带出了多个生动具体的人物形象,从细节入手展开描述,“人物有个性、有精神面貌、有命运轨迹,这是文学真正的、永恒的价值。”

总结发言时,梁鸿鹰表示,这本书让大家感到了西藏的辽远和深沉,以及西藏人民心中所蕴藏的力量,“作者对他们怀有深厚的感情,对这里的每一点进步都感到由衷的自豪,而且将这种自豪以冷静、务实的态度写出来,阅读后收获满满”。柳建伟、李晓东、侯健飞、刘笑伟、陈东捷、张子影、王国平、李蔚超等作家评论家与会发言。

来源:文学报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活动|长篇报告文学《脉动大湾》新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2
长篇报告文学《神山星火》在京首发 作者拿着花名册对全村脱贫攻坚覆盖式采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8
科幻创作路在何方?专家称应坚持文学性
中国新闻网 2024-04-25
板块结构书写乡村振兴的不同类型 长篇报告文学《群山回响》研讨会在京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9
《毛泽东在闽西》研讨会举行 作者三年实地考察“回到现场” 挖掘大量史料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