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 | 地铁内的“外放禁令”关键在落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3 15:57

近日,“广州交通”公众号发布消息称,新修订的《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修改完善影响运营秩序和公共场所容貌、环境卫生的行为,其中“禁止使用电子设备外放声音”一项备受关注。不少市民表示支持该规定,但担心后续监督和处罚措施跟不上,影响规定落地。

新规定执行前,记者选取广州比较有代表性的3条地铁线路,进行了为期几天的走访,了解规定落地面临的挑战。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广州地铁内手机外放声音现象比较普遍,中年乘客更容易做出该行为。而地铁内电子设备外放声音,不仅存在于广州,也是一个全国性问题,

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早在2020年4月1日起就已经施行,包括电子设备外放等都上了“黑名单”。事实上,此前已有诸多城市已做出地铁内禁止外放电子设备的规定,而且在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都曾有乘客地铁内违反规定将手机声音外放后被处罚的案例。

2020年12月,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车厢内,有一位中年男子手机外放,不但不听劝阻,还用手划伤劝阻者面部,最后被行政拘留。同年,有网友称去江苏南京旅游,在地铁上因手机外放而收到“罚单”。可见,只有按规定乘坐地铁,才能使自己的出行更加安全愉快,如果违反规定,就将面临处罚。

地铁属于轨道交通,空间相对狭小且人多嘈杂拥挤,如果大家地铁内随意将电子设备外放,势必影响整个地铁运行,给公共空间造成负面影响,所以,不能仅为方便极少数人而妨碍大多数人。手机外放,现已成为地铁上的一大顽疾,既然有规定禁止,就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执法也不能手软。

“地铁陋习”人人痛恨,而声音外放就是之一。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种,其特殊环境决定了乘坐地铁一定比乘坐地面公交车等,有更严格的限制措施。当然,还要把地铁内 “禁止外放”宣传到位。换句话说,地铁内的“外放禁令”关键在落实,由此才能让所有人依法乘坐地铁,积极营造文明的出行环境。

文/刘天放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买高铁票时可选静音车厢,网友体验各不同:有人说安静实在太爽 有人吐槽形同虚设
南方都市报 2023-10-26
北京启动“地铁运送快递”,新模式有望在更多地区展开
经济日报 2023-10-22
北京今起试点地铁非高峰时段运快递 乘客出行不受影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3
北京地铁站将增母婴室、AED等设施标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09
增加第三卫生间、AED位置等标识 北京出新规拟对地铁标志系统进行更新升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