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火炬论坛于11月6日在河北雄安新区开幕。论坛上,雄安高新区与江苏南京、上海张江、武汉东湖等国家高新区建立对口协作长效机制,开展产业协作、结对共建。
为期两天的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开发中心、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主题。论坛举办高新技术产业与集群创新发展论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论坛、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论坛及科技金融发展论坛等5场平行论坛,邀请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和高新园区、孵化器、技术转移机构、创新型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企业及投融资机构等有关负责人,围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相关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论坛上,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峰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对科技创新能力与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路径。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继续秉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壮大关键载体,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搭建高水平载体,推动国家高新区向“高”向“新”发展,优化发展生态,促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素文表示,河北省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的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坚持创新驱动、改革赋能,高新区创新动能持续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雄安新区连续举办了多场高水平的活动,持续集聚创新要素资源,营造了“开放包容、活力涌现”的创新生态,雄安新区正在成为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动能培育的重要策源地。本次火炬论坛在雄安举办,必将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兴产业、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注入强大活力。希望以论坛为契机,打通政策、技术、资本与市场的连接通道,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更加开放、更加高效的创新生态体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刘忠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