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即将正式进入今冬采暖季。11月5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燃气集团获悉,今冬燃气保供工作已全面就绪,气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应急调峰能力显著增强。其中,位于天津南港的自有应急储备资源已提前落实,10座LNG应急储罐已全部投产使用,生物质天然气也首次并网北京。
稳定充足的气源是冬季保供的“底气”所在。在北京燃气集团的运营调度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路气源的动态数据。“气源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应急调峰能力的显著增强,成为今冬保供的一大亮点。”北京燃气集团运营调度中心主任张应辉介绍,位于天津南港的自有应急储备资源已提前落实,10座LNG储罐已全部投产使用,冬供前罐存可达80%,可充分满足国家要求及北京市应急调峰需求。同时,北京市政府曹妃甸应急储备也将作为极端情况下的“最后一道资源防线”,共同构建起“南港资源+外部调峰服务+市政府应急储备”的京内应急调峰三重保障体系,将极大提升极端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今年,天津南港项目外输管道已实现与国家管网蒙西管道、中俄东线联通。“这意味着天津南港的LNG应急资源可以借助国家管网的多条通道输送进京,显著提升了资源调配效率和进京通道的可靠性,能更加充分保障本市能源稳定供应。”张应辉解释。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严格工艺处理的生物质天然气今冬将首次在本市并网。据了解,生物质天然气是将生活垃圾等原料进行厌氧发酵、净化提纯处理后,形成的可再生绿色能源。
安全可靠的管网系统是能源输送的“生命线”。受今年夏季特大暴雨影响,本市山区部分燃气管线局部受损,其修复和过渡期保障成为今冬保供准备的重点。目前,北京燃气集团正集中力量全力推进水毁管线的修复工作,受损管线已基本恢复供应,对于剩余个别预计12月才能全面修复的点位,北京燃气集团已制定并实施了“一点一策”专项应急补气方案。现场应急供气设备、运输车辆及值守人员均已就位,确保在修复过渡期间用户用气不受影响。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北京燃气集团在全市共设置了198处燃气应急值守点位,配备了206辆应急抢险车辆,每日在岗值守人员超过800人,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快速响应网络,确保突发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此外,北京燃气集团全面优化96777客服热线运行机制,确保冬季供热期间服务“不掉线”、响应“不断档”,为广大用户温暖过冬提供有力支撑。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编辑/刘忠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