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发布涉民营企业产权和民营企业家权益保护再审典型案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05 10:14

据最高法11月5日消息,为进一步对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提供指引和规范,最高人民法院今日发布4个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权益保护再审典型案例,包括3个刑事、1个民事案例。

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坚持罪刑法定原则。谢某等三人虚报注册资本、私分国有资产、行贿、职务侵占再审部分改判无罪案中,原二审期间公司法已对资本注册制度作出了重大调整,当事人没有实缴注册资本的行为未违反修正后公司法的规定,不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人民法院严格把握刑事犯罪的认定标准,准确划定罪与非罪界限,对此案依法再审裁判,切实维护了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二是坚持刑法谦抑性原则。叶某某合同诈骗再审改判无罪案,窦某某职务侵占、挪用资金、隐匿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再审改判无罪案均由合同纠纷引发,但在案证据并不能证实当事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或者存在侵占、挪用等犯罪事实。人民法院坚守刑法谦抑性原则,准确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有利于体现刑法最后的保障作用,防止和纠正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

三是坚持依法平等保护原则。史某某、王某某诉某矿业公司、某联合集团企业出售合同纠纷再审案,坚持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法律地位平等,充分体现人民法院对各类市场主体的依法平等保护,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助力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优质司法服务。

以上典型案例的发布充分体现了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依法纠错、依法保护的原则,对具体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司法理念,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司法服务保障。

最高法提到,本批典型案例的发布,释放强烈法治信号,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专心创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同时,为人民法院统一法律适用,准确把握政策界限,依法审理同类案件提供了裁判指引,体现了人民法院纠防结合的目标导向。

人民法院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实施好民营经济促进法,进一步推动涉企产权冤错案件依法甄别纠正常态化机制化,为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01
最高法: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31
最高法:严格把握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 去年人民法院再审纠正涉产权冤错案46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3-09
去年宣告16家企业34名企业主和管理者无罪 最高法:坚决纠正把经济纠纷当犯罪处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0
经济日报头版: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家人格权益
经济日报 2023-10-23
金观平: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家人格权益
经济日报 2023-10-23
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家人格权益
经济日报 2023-10-23
北青快评|加强人格权司法保护,护航民营企业家安心创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