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由北京市通州区运河商务区管理委员会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主办、北京ESG研究院(绿色价格认证研究中心办公室)承办的2025年绿色发展案例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举办,活动正式发布了60余项2025绿色发展先进经验与案例。
据了解,今年8月以来,绿色价格认证研究中心面向全国启动了2025年绿色发展案例征集活动,共收到来自14个省市的120余个案例,覆盖能源、生态治理、社区建设等多个领域。此次发布会作为绿色价格认证研究中心成果发布系列活动之一,系统总结了全国绿色发展企业代表性案例经验,充分彰显了副中心在绿色发展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与广泛影响力。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成本和认证中心副主任初绽指出,此次绿色发展案例的征集,自8月启动后获广泛响应,中心将继续深入研究,加强多方合作,推动绿色价格认证体系应用,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绿色领域。
多家企业的绿色发展案例成为亮点。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威介绍了作为国内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以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为核心的慈善信托项目,项目七年来累计投放公益资金近千万元,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了坚实支撑。他表示,慈善信托作为“金融+公益”的创新载体,通过资产的可持续管理与精准分配,确保了生态保护事业的长期投入和有效运行。中国水环境集团副总裁庞洪涛介绍了该集团历时十余年研发的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技术体系,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贵阳南明河等项目的绿色发展探索与实践。
未来,绿色价格认证研究中心将联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成本和认证中心的指导下,挖掘既“说得好”也“做得实”的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强化绿色发展经验的跨区域推广。同时,持续加强绿色发展企业对接交流平台建设,引导更多头部绿色发展企业走进副中心。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编辑/周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