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平均每4分钟诞生1家企业、每9分钟诞生1家科技型企业……7月17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海淀专场)上获悉,今年上半年,海淀区新增注册企业14800家,其中科技型企业6902家,区域创新活力十足。现场,海淀区发布“海八条”营商新政。值得一提的是,海淀区将在街镇建立营商环境工作站,企业可直接通过该工作站近距离获得政策咨询解读、服务资源对接以及诉求解决服务。
今年,海淀区从企业角度出发制定了八类措施(简称“海八条”),旨在助力企业提升发展韧性、创新活力与全球竞争力。
据海淀区委常委、副区长岳立介绍,在助企降本方面,海淀区提出2类9项具体措施,希望通过制度创新、科技赋能降低企业经营中的隐性成本。为将政策和资源及时送达企业,海淀区将在街镇建立营商环境工作站,并同步开发线上工作站,企业可直接通过该工作站近距离获得政策咨询解读、服务资源对接以及诉求解决服务。此外,为让企业更经济高效地获取人力资源,海淀区将深入对接企业需求,强化现有支持政策的适配性,做好企业用人保障。
在为企蓄势增效方面,海淀区提出4类17项具体任务,希望通过金融、创新等关键要素赋能,助力企业实现快速成长和发展。例如,建立适合海淀创新生态的投资策略与组合,拓展财金协同平台金融产品,挂牌运营科技金融服务驿站;强化高校创新创业服务,配备“创业管家”,提供10万平方米人工智能产业免费空间,布局百亿元科技成长基金;按照行业、产业分类编制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完善“产权保护法律服务工作站”布局,优化多元商事纠纷解决机制。海淀区还将推动政府、企业、社会联动,走向“生态共赢”。
此外,海淀区正在试点建设北京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将政策支持贯穿人才发展全生命周期。例如,在安居方面,海淀区共有各类型人才公寓2万余套,还有近千套拎包入住的智慧青年公寓,可享受最长6年、最高6折的折扣优惠。在资金方面,海淀区提供最高5000万元“科技人才贷”,“海英计划”直接支持资金超2亿元,设立百亿科技成长基金。
摄影/李磊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胡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