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官方客服卖网课诈骗1600余万 主犯获刑12年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12 14:07

“学习这门课后,你发布的视频就能获得官方流量推广,变现赚钱不是梦!”面对这一轻松赚钱的门路,王先生不禁动心了,殊不知自己已深陷诈骗分子的重重套路。据上海静安法院消息,近日,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以被告人吴某某为首的诈骗团伙,通过某网络平台实施诈骗,涉案金额1600余万元,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吴某某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五万元。

谎称学习课程可获得流量扶持

2024年3月,王先生在某网络平台观看直播时被主播所推销的视频剪辑课程所吸引,随即扫描了直播间的二维码,添加了一名自称是某网络平台官方客服人员的微信。

这名客服告诉王先生,可以学习他们的官方课程,在某网络平台进行无人直播带货和视频剪辑赚钱。听到有轻松赚钱的门路,王先生十分心动,便又扫描了客服推荐的直播间的二维码。

“学习了我们的课程,你发布视频就会获得某网络平台的官方流量扶持,后续就可以变现赚钱当网红了,十天之内就能把学费赚回来。”直播间内客服人员滔滔不绝的推销让王先生冲昏了头脑,便扫描了付款码,支付了2997元的课程费。

可王先生学习了几天后,发现赚钱并没有当初客服声称的那么简单,申请退款时对方却不予理睬,反而推荐他升级成为会员。王先生怀疑自己被骗了,在网上搜索相关案例验证这一想法时,又遇到了一个假冒的反诈网站,网站“客服”一番花言巧语,以“测试金”为名诱导他支付钱款。钱款转出后,王先生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二次被骗,遂报案。

诈骗1600余万 主犯获刑12年半

2024年7月,假冒官方客服卖网课的诈骗团伙主犯吴某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经审理查明,2023年起,陈某某(另案处理)伙同他人,组建多个诈骗团伙。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被告人吴某某为牟取诈骗分成,加入上述诈骗团伙。

这些诈骗团伙利用某网络平台物色被害人,继而冒充某网络平台官方客服,以虚假话术引导被害人观看“直播课堂”、高价销售所谓的账号运营“课程”,骗取被害人交付“课程费”。随后针对上述“课堂”引流而来的被害人,进一步以“成为会员即赠送影视剪辑工具、获取每日保底收益”等为诱饵,骗取被害人交付“会员费”。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逃避刑事追责,该诈骗团伙所卖的网课都以略低于3000元的刑事立案标准出售。

吴某某在加入诈骗团伙后负责直播讲课、录播视频剪辑、对账、工资结算、财务报销、人员招募等电信网络诈骗,参与骗取被害人钱款共计人民币1600余万元。

静安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吴某某与他人共同实施电信网络诈骗,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依法应予惩处。

庭审中,吴某某及其辩护人称,吴某某在本案的部分犯罪中应认定为从犯。合议庭经评议后认为,吴某某与陈某某均是诈骗的决策者,在犯罪过程中分工配合、共同管理,并约定平分获利,综合评判吴某某在全案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认定为主犯。鉴于吴某某到案后能如实供述基本犯罪事实,认罪态度较好,依法可以从轻处罚。

最终,静安区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决。诈骗团伙其他成员均另案处理。

法官提醒

随着网络平台的飞速发展,各类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尤其是在热门社交及电商平台上,诈骗分子常常利用用户对官方平台的信任实施诈骗,他们分工明确,从前期引流到后期“售后”诈骗,形成完整的诈骗链条,让人防不胜防。大家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所谓的“高回报”“稳赚不赔”等承诺。遇到自称官方客服的人员联系时,应通过正规渠道核实身份;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观看非官方推荐的“直播课堂”;对于需要付费的课程、会员服务等,要仔细甄别其真实性和合法性,避免因贪图利益而遭受财产损失。若发现自己被骗,应及时保存相关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铁柱
编辑/贺梦禹
校对/武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