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被网络恶意攻击,没想到这么快就破案了,为我们避免了巨额损失!”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一家科技企业负责人向办案民警表达感谢。这是海淀公安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取得系列举措成效的一个缩影。
7月10日,海淀公安分局举办“护航·共进”主题发布活动,围绕“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护航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发布了《关于服务高质量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坐落在科技园区的三个驻企警务工作站成为新的平安地标。
搭建警企“直通车” 24小时在线守护
“在公司园区内就能办理出入境签注,真是太方便了!”近日,海淀中关村软件园一位企业员工要去香港出差,发现港澳通行证签注过期了,幸亏园区内的驻企警务工作站配备了出入境自助签注机,才没耽误公司的事情。
今年,海淀公安设立了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中关村壹号3个综合性驻企警务工作站,通过属地派出所日常驻站、主责部门定期巡站、专业部门预约到站,为企业提供案件咨询、业务办理、防范宣传。工作站内,经侦自助咨询机、出入境自助签注机、自助身份证办理机、AI数字警察机、反诈宣传VR设备等一应俱全,让企业员工“足不出园”即可享受全流程警务服务。
“这不是简单的‘上门服务’,而是24小时‘不打烊’的平安守护。”中关村软件园驻企警务工作站站长任恒介绍道,分局构建了“亲近服务、贴近宣传、邻近调处、就近出警”的“四近”护企服务机制,将服务阵地前移至园区、楼宇,让警务服务融进职员的工作半径。
更值得称道的是,海淀公安警企服务热线,以7×24小时专人值守,“全天候”聆听企业呼声,响应企业需求。正如任恒所言:“这不是普通的电话接线,而是一座用公安热度呵护营商温度的‘警企连心港’。”
优化大型活动监管和出入境便利措施 让“流量”和人才“留下来”
“晚上来华熙逛街,总能看到民警们的身影,让我们老百姓感到特别安心。”一位常去华熙商圈的市民,仔细端看着民警身旁的机器狗,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点赞。
在华熙LIVE·五棵松商圈,“警耀华熙”智慧警务场景成为市民放心消费的“安全屏障”。针对商圈“要素聚合、人员聚集”的特点,海淀公安搭建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大模型,自动生成风险评估报告,研发智能视频场景,精准预测人流趋势,科学调整安保措施。
针对华熙LIVE·五棵松中央广场的常态化市集,海淀公安创新管理模式,在临时经营区配备移动安防设备,同时联动城管、消防开展安全培训,为商户送上专业“安全指南”,让商圈发展既能放开手脚创新业态,又能稳扎稳打守住安全底线。
在大型活动保障中,这种“安全加法”也贯穿了筹办全流程。海淀公安会同文旅、商务等部门,推出大型活动“联合会商、联合帮扶、联合评估、联合监管、联合复盘”的“五联合”工作模式,进一步优化监管、简化审批、强化指导,提供衣食住行分时优惠的安全增值服务,用“安全”加权“服务”,将场馆“流量”,变为看完赛事、演唱会再去消费的商圈“留量”。
“海淀公安的提振消费增值服务,为华熙LIVE·五棵松的‘夜经济’与‘市集文化’提供了可靠安全保障,直接推动夜间消费能力创造新高。”华熙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有了海淀公安全方位服务,让‘烟火气’与‘安全感’实现了完美平衡。”
海淀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全方位扩大内需,更离不开高水平对外开放。海淀公安聚焦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目标,围绕引智引资、聚才留才、企业出海、跨境交流,定制了具有海淀特色的“扬帆·海境”十条出入境便利措施,满足海淀区企业单位、中外籍人才出入境国际化需求,让“更长有效时限、更多往返次数、更广受众范围、更优服务质效”的出入境便利措施落地生根。
“从留学生到北大教师,我在海淀找到了事业、爱情和温馨的家。这里的出入境便利政策,让我这个外国人感觉自己真不是外人。”埃及籍专家高山的故事,是“扬帆・海境”十条出入境便利措施的鲜活注脚。
“扬帆·海境”十条发布3个月以来,海淀公安加速从“纸上蓝图”走向“脚下通途”,已服务中外籍高层次人才2700余次,助力了众多优秀留学生从“留学海淀到扎根海淀”的转变。
持续严打“按键伤企” 为企业发展吃下定心丸
海淀互联网企业员工勾结服务商侵占公司佣金案件,恶意发布虚假产品信息案件,侵害海淀企业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案件……一起起涉企案件的成功告破,彰显了海淀公安护企助企的法治力度。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每一家企业,都渴望在安全、安心的环境中扎根成长。近年来,海淀公安持续严打“按键伤企”、严惩“内鬼卷企”、严整涉法侵企,成功办理多起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典型案例,下大力气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共破获相关案件150余起,为企业挽回损失9000余万元,给企业发展吃下了“定心丸”。
科技创新反哺新质公安战斗力。海淀公安运用大数据研发“四超”大模型,打造了智能风险预警的“公安版AI监理人”,用科技监管的创新能力,全流程监督执法活动,防止“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问题发生,确保执法在阳光下运行。
安全有感,守护无声,海淀公安二十条措施,勾勒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海淀样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编辑/贺梦禹
校对/葛冬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