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引领文明发展新范式
北京青年报 2025-07-11 10:3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京华实践教研中心于2025年7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即日起,北京青年报推出“行走京华大地 感悟思想伟力”专栏。围绕落实城市总规、京津冀协同发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等领域,多角度、全景式呈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

7月27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即将迎来一周年。一年来,北京中轴线文化保护工作不断深化:永定门城楼在下半年即将启动传统技艺与现代科学融合的深度修缮;正阳门城楼内,智能视频扰度仪、静力水准仪等5种智能设备织就文保防护网;鼓楼展厅中,VR技术重现700年前的晨钟暮鼓,新式茶饮与文创店则让600年古建融入市井烟火。从严谨科学的修缮到数字赋能的智慧监测,从空间的活化利用到技术加持的深度体验,这条穿越700年的古老中轴线正在焕发新生,成为彰显文化自信、引领文明发展的“金钥匙”与“新范式”。

永定门城楼屋面筒瓦将揭瓦重修

走进永定门公园,一条中间石板、两侧灰砖铺就的9米宽御道贯穿南北,御道的南起点就是永定门城楼,它也是北京中轴线最南端的标志性建筑。北京市东城区文物研究中心综合部部长田雯雯介绍,明清时期永定门是外城的正南门,由城台、城楼、箭楼、瓮城、护城河几部分组成,“永定门曾是皇帝从紫禁城出城进行南方国事巡行、到南苑进行围猎等国事活动的必经之路,这也使它成为北京外城7座城门中形制、规模最高的一座,位于城楼北侧道路两旁的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也印证了这一点。”

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历史上被拆除。2004年,永定门重建工程开始,至2005年竣工,工程严格依据考古与历史资料研究成果进行。重建后的永定门标识出了北京中轴线南端点的位置,展示出中国古代城楼建筑传统形式与工艺做法,成为眺望北京中轴线南段景观的重要景观视点。

在中轴线申遗成功之后,东城区对永定门城楼进行了环境提升和保养维护。“对于木柱与墙体间缝隙进行修补,对建筑木构件油饰进行修补随色,一些因为游客攀登导致的砖石破损也进行了修复,涉及的保养维护面积大约为1417平方米。”北京市东城区文物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岩清介绍,在此基础上,今年下半年还将对永定门城楼进行修缮,主要工作包括城楼本体的修缮以及消防一体化安装和建筑结构监测设备的安装。“这次修缮是比较彻底的,要将屋面筒瓦进行揭瓦重修,确认下方是否有隐藏病害,更换监测设备之后也能让我们更及时地发现一些隐患。”

智能监测设备加持古建保护

在北京众多的城门中,正阳门是所有内、外城城门中规模最大、形制等级最高的城门建筑,也是登高眺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和北京中轴线南段景观的重要景观视点,从箭楼的三层、四层,观众可以眺望前门大街,最远与中轴线最南端的永定门城楼相望,适合观赏、拍照。

2021年起,正阳门先后开展了箭楼和城楼的古建修缮工作,2024年12月,正阳门箭楼时隔30余年再次对市民开放。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遗产保护部主任陈亮介绍,此次修缮的一大特点就是采用了三维扫描技术,“尤其是窗眉等此前使用水泥塑形的装饰部位,因为已经破损得比较厉害,所以我们在扫描建模之后制作模具,复原了其原本的造型。为了更加精细化修缮,设计团队对箭楼150组栏板和48组挑梁都设计了单独的修缮方案,并且在材料方面也进行了碳纤维与传统材料相结合的探索研究,既保证外观不变同时也确保其坚固稳定。”

在修缮完成后,正阳门城楼还引用了先进的文保监测设备,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遗产监测部主任周子予介绍,目前安装的设备包括无线加速度传感计、智能视频扰度仪、静力水准仪、一体化北斗监测站和多功能气象站5种设备,在震动、建筑位移、建筑沉降、整体形变、温湿度等方面均能实时监测,并将数据传输至文保大系统中。“目前我们使用的是人工与监测系统相结合的方式,一旦某项数据出现异常,系统就会报警提示工作人员查看具体情况,监测技术能帮我们更科学地安排保护修缮计划。”

VR项目、特色茶饮吸引年轻人

在北京中轴线的最北端,钟鼓楼内正上演着科技与古老建筑相融的奇妙景观。在鼓楼一层,“时间的故事”展厅旁边就是“中轴奇妙夜”漫步式VR体验项目。体验项目占地空间仅为35平方米,小空间却能撬动“大世界”。体验者戴上VR眼镜后,就能在屋脊兽“小龙仔”的带领下,开启北京中轴线之旅。

在“小龙仔”的带领下,体验者可以穿越回到700多年前元大都兴建的时刻,看北京中轴线的“总设计师”刘秉忠象天法地、兴建城邦,感受历史的秘密、天地的变幻和四九城的心跳,沉浸式探索中轴线的起源及其背后的中国智慧,感受中式哲学的“意境”之美。

北京市钟鼓楼文物保管所副所长余慧介绍,中轴线申遗成功以来,钟鼓楼接待的研学团队数量明显增加,“往年很少能看到有组织的研学团队,今年很多团队都是慕名而来,希望能来到钟鼓楼打卡世界遗产,我们也推出了很多相关的文创产品。”在钟鼓楼文创店内的盖章区,醒目地摆放着中轴线“护照”,“护照”采用高安全防伪设计,涵盖中轴线沿途15个遗产点位,方便集章爱好者收集、展示精美的中轴线沿途打卡点印章,“这本‘护照’非常受孩子们欢迎,一边集章一边游览,‘护照’承载了满满的记忆。”

此外,钟鼓楼还推出了“钟鼓饮时”茶饮店。“饮时”二字出自《论语》“不时不食”一句,即依时而饮之意。店内的茶饮菜单及特色茶饮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还有“鼓鼓生风”等钟鼓楼特色造型糕点。目前店铺在社交平台上吸引了大批年轻粉丝,位居安定门咖啡好评榜前列。

扫描二维码领略中轴线风采

20250711_005_17484.jpg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晓萌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吕安琪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这本新书填补北京中轴线非遗研究空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4-09
维也纳交响乐团走进北京中轴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4-01
北京中轴线连通城市水系、织补绿色空间
人民日报 2025-02-19
世界遗产走进大众 北京中轴线丰满生活
中国青年报 2024-11-15
探寻“了不起的城”,对话“北京中轴线”
CGTN 2024-11-06
这部短片告诉您,什么是北京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 2024-10-02
从考古发现解读北京中轴线价值内涵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1
北京中轴线:城市之脊、文化之脊、发展之脊
人民日报 2024-07-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