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以更实举措筑牢“最大民生工程”根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10 18:43

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始终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简称《通知》),从七个方面提出政策举措,旨在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份文件延续了我国长期坚持的就业优先战略,并在政策力度和实施方式上实现了创新突破,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民生福祉的高度关切。

《通知》的突出特点在于政策支持的精准性和力度空前。在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方面,将中小微企业的失业保险返还比例从60%提升至90%,大型企业也从30%提高到50%,这种阶梯式设计充分考虑了不同规模企业的实际需求。值得一提的是,经营困难企业可申请阶段性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此举直接减轻了企业现金流压力,为稳岗提供了实质性支持。这些措施体现了对企业作为就业主要承载者地位的深刻认识,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用边界的科学界定。

针对企业扩岗的政策设计,体现了问题导向的施策智慧。面对青年群体就业难题,《通知》创造性地提出按每人不超过1500元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申请条件设定为签订劳动合同并足额缴纳三项社会保险费满3个月以上。这种“先吸纳后补助”的机制,既避免了政策套利空间,又确保了就业质量的真实提升。同时,将社会组织首次纳入补助范围,突破了传统就业政策的覆盖边界,反映了国家在就业促进主体多元化方面的前瞻思考;扩大以工代赈政策覆盖面和项目规模的要求,将基础设施建设与提高就业水平有机结合起来。

技能提升与就业服务的政策联动,是此次稳就业新政的另一大亮点。政策支持企业开展在岗培训,优先组织失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给予差异化补贴,直击劳动力市场供需错配的结构性矛盾。技工院校适当放宽招生年龄限制的规定,为大龄劳动者提供了新的技能提升途径。在就业服务优化方面,加强企业用工指导、完善困难毕业生帮扶机制等措施,体现了从单纯岗位供给向全过程就业服务理念的转变。允许失业人员在常住地办理失业登记并享受政策的创新举措,打破了户籍限制的壁垒,顺应了人口流动的新趋势。

这些政策举措的协同推进,构建了一个覆盖企业稳岗、岗位创造、技能提升、服务优化的全链条就业支持体系:失业保险返还比例的提升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扩岗补助激发了企业用人积极性,技能培训增强了劳动者市场适应能力,服务优化提高了人岗匹配效率。系统化施策思路既立足当前保就业大局,又着眼长远促就业质量,凸显了国家治理能力的持续提升。在政策执行层面,明确资金来源和使用规范,强调补贴发放的时效性,进一步确保政策红利能够快速直达企业和劳动者。

当然,政策落实还需把握几个关键点。一是增强部门协同,避免政策碎片化,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强化资金监管,建立追溯机制,确保资金精准使用;三是关注特殊群体,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精准帮扶。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更要注重政策实施的时效性,让好政策尽快转化为稳就业的实际成效。只有将政策善意转化为市场信心,才能最大程度释放政策红利。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就业形势的复杂性前所未有。国务院此次出台的稳就业新政,通过真金白银的投入和制度创新的突破,为市场注入了确定性预期。从给中小微企业大幅减负到对青年就业重点扶持,从技能短板的针对性补强到服务体系的全面优化,政策组合拳既抓住了当前就业矛盾的关键,又为高质量就业铺设了发展轨道。

上述政策措施逐渐落地见效,必将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与就业扩大良性互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人力资源支撑,为经济行稳致远筑牢“最大民生工程”根基。

文/黄梅阁

编辑/张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