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7年北京将新建2所左右职业本科大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09 17:31

7月9日,北京市教委等4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北京职业教育体系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到2027年,职业教育学校体系结构更加协调,新建2所左右职业本科大学和4所左右新型高职,建设新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高水平学校和专业群,高质量建设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海外建设职业大学,优化提升技工院校办学层级。

鼓励中职学校试点综合高中班

《行动计划》提出,聚焦首都高精尖产业发展、超大城市运行管理和高品质民生领域需求,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层次,优化职业学校布局。保留“少而精”特色中职学校,支持办好技能要求高、始读年龄小的特色中职专业。直升部分优质中职举办新型高职,整合区属中职学校、职工大学、社区学院资源成立高职学校,扩大高职专科招生规模。整合中职和高职专科院校适教资源,规划筹建职教本科学校。支持应用型本科高校举办职业本科专业。推进职技融通改革发展,统筹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办学资源,将职业学校在校生逐步纳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体系,共享职业教育学历认定体系;支持建设全国优质技工院校,全面推行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加大高级工及以上层级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建设高水平世赛集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支持行业企业等多元化主体共同办好技工院校。

同时,鼓励中职学校试点综合高中班,为学生提供多元成才路径,并逐步扩大招生规模。探索打通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MIS学籍管理系统。支持高水平高校与职业院校探索高职专科、职业本科、专业硕士贯通培养高水平技能人才。支持京津冀职教改革示范园区发展,推广应用型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联合培养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支持职业学校建设一批面向中小学的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基地。

到2027年建7所国家“双高”学校和10个高水平专业群

《行动计划》还提出要对接首都区域产业规划,绘制职业教育资源匹配数字地图,完善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机制。加快发展高精尖产业、现代服务业、高品质民生领域的紧缺急需专业,兼顾国际化都市“高端、特色、小众”职业人才需求。以第二期国家级和省级“双高计划”建设为引领,推动职业教育教学关键要素改革,提升教学管理质量。鼓励校企共建教师创新团队和高水平实训基地。到2027年,建设7所国家“双高”学校和10个高水平专业群,建设15所左右北京市“双高”学校和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建设300门精品课程、600本新形态教材,打造100个教师创新团队。

本市还将聚焦高水平对外开放需求,实施职业学校“出海计划”,打造“丝路学堂”等品牌,探索与企业“走出去”相适应的海外办学模式。依托职教出海研究中心和《职业中文教育学刊》,利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等平台,向世界讲好中国职业教育故事,展示北京教育国际合作成果。到2027年,建设5个“丝路学堂海外分校”和10个“丝路工匠海外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在海外成立1—2所职业大学,形成50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教育标准、资源。

到2027年支持建设20个左右市域产教联合体

围绕产业链需求,开展“百校百业”行动,有组织推动普通高校、职业学校、技工院校与各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全链条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服务,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打造特色优势专业,建设一批产业学院、工匠学院、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技工教育联盟。服务国家和北京市重大战略布局,集聚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要素,高质量建设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形成“一园一体”“一产一体”发展格局。到2027年,支持建设20个左右市域产教联合体、50个左右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校企共建100个开放性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和共性技术服务平台。

《行动计划》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具影响力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整体水平进入世界职业教育一流方阵。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张丽

相关阅读
职业本科,驶入快车道?
中国青年报 2025-01-20
职业本科高校+5!它与高职专科、普通本科区别在哪?
央视新闻 2025-01-16
全国51所职业本科高校“报考热、招生热、高分热”背后——职业本科迎来招生“大年”
中国青年报 2024-11-25
“省级不再办中职学校”,职业教育也需培优提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6
“省级不再办中职学校”,职业教育也需培优提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6
“省级不再办中职学校”:职业教育也需培优提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6
职业教育成就更多出彩人生
光明日报 2024-03-11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正式成立 高职频频 “升舱”本科 背后有何动向?
南方日报 2023-09-14
最新评论